作品简介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
- 作品别称永遇乐·元宵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永遇乐
- 创作年代1147年
创作背景
《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间,这首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相关诗词
-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拼音版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蘋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拼音版
...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
《永遇乐·璧月初晴》拼音版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
《永遇乐·槐幄如云》拼音版
...,雨馀清暑。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绦无语。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
《永遇乐·秋夜有感》拼音版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中...
-
《永遇乐·舟中感旧》拼音版
...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
《永遇乐·寄索庵》拼音版
澹澹离云,凄凄紫陌,香尘飞雪。泪滴鲛绡,愁盈珠勒,一霎成抛撇。别去丁宁,传来芳信,频寄锦书休绝。倩东风、吹向天涯,悄悄把离愁说。减去沈腰,霜添潘鬓,怎似前秋离别。镜裹分鸾,灯前瘦影,羞把湘帘揭。有恨黄昏,无情玉笛,催落江梅寒月。问今宵、多少凄凉,枕稜衾缺。
-
《永遇乐·病中》拼音版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短梦飞云,...
-
《永遇乐·和稼轩北固亭怀古兼忆星海焦山》拼音版
...,青山占尽,台观高处。击楫狂吟,凭栏危眺,潮打孤城去。吴头楚尾,此间天限,空有射鸥人住。看残阳、蜗蛮一角,中兴气竞龙虎。金焦入眼,楼船东下,销得英雄一顾。白帝城边,有情乡水,应过夔门路。昔年沉陆,战场荒草,换了酒旗戏鼓。重阳近、茱萸旧会,故人...
-
《永遇乐·霜词》拼音版
...微丹枫缬,低摧蕉尾,不觉半池莲倒。最好是、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了。佳人指冷,暗惊罗幕,一夜斜飞多少。怕倚银屏,愁看玉砌,金菊鲜鲜晓。伤嗟傅粉,佳期还未,何处冷沾衣透。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