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丁督护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是一首风格沉郁的现实主义诗篇。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突出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然后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揭示劳动人民的痛苦没有终结,不仅深化了前面的描写,而且扩展提高了诗的主题意义。诗中的描写和议论,都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加修饰,没有夸张,言近旨远,意蕴深厚,与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别是一种风格。
- 作品别称丁都护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7年
创作背景
李白漫游了祖国大地,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李白是一个很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漫游中他同情人民疾苦,也同劳动人民交往,写下了少数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和表达对劳动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的诗歌。这篇《丁督护歌》就是描写民夫拖船痛苦的诗作。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和郁贤皓《李白集》都认为是天宝六载(747年)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当时李白第二次漫游吴越,南下途中经云阳(今江苏丹阳)。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丁督护歌》这首诗。
相关诗词
-
丁督护歌六首·其三
叔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
-
丁督护歌
...本根,归云常在山。君身陷罗网,经岁不复还。岂惟君坎轲,所恨妾命悭。妾非蔡文姬,长跪解君死。有女非缇萦,谁能见天子。一唱都护歌,再唱情转深。愁多不为牛山哀,泪下岂有雍门琴。君心若知妾肠断,愿化东南填海禽。
-
丁督护歌六首·其一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
-
丁督护歌六首·其五
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
丁督护歌
红罗八角帐,摺摺鸳鸯嘴。
-
丁督护歌六首·其四
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
-
丁督护歌六首·其六
黄河流无极,洛阳数千里。坎坷戎旅间,何由见欢子。
-
丁督护歌六首·其二
洛阳数千里,孟津流无极。辛苦戎马间,别易会难得。
-
反李白丁都护歌
我歌丁都护,却匪歌丁旿。举人思其地,昔曾开东府。齐浣移漕路,水浅丹阳土。凿石牛曳舟,李白歌其苦。长此奚到今,以今可知古。岂无疏浚方,天工在人补。轮年大小脩,来往通商贾。设如青莲言,漕米其安取。即事识所怀,鸣榔过...
-
丁都护歌
彭城千里遥,云阳相接连。客旅互往来,车轮声骈阗。一唱都护歌,悲风起回旋。死者无复生,含哀归九泉。他人不忍闻,何况是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