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湖记
〔明〕
从武林门(1)而西,望保叔塔(2)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3),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4)梦中初遇洛神(5)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6)二月十四日也。
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同子公(1)渡净寺(2),觅阿宾(3)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4)、岳坟(5)、石径塘(6)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7)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8)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小提示:袁宏道《初至西湖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湖》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全文文笔平实,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
- 作品别称初至西湖记
- 作品出处袁中郎全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人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与朱司理》),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于是自万历二十四年(1596)起连上《去吴七牍》,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美妙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而作为“才情超忽,如千里神骏”(贺贻孙《诗筏》)的才子,袁氏不能不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有十六篇之多,此篇一名《初至西湖记》,是其西湖游记的第一篇,写于万历二十五年二月。
相关诗词
-
壬子二月同恪士梅庵至西湖寓刘氏花园·其一
淡澍青冥里,湖山正寂然。十年藏我梦,孤影入钟天。步冷溪桥旧,心苏钓石前。一椽聊可借,横榻晚梅边。
-
富阳久阻风雪遥望杭城不至因思昔年游西湖今欲再游不可得适见寒鸦傍舟觅食有感而作
脩途风雪久无聊,漫向钱塘拽去□。因忆西湖多丽胜,何缘短屐复逍遥。浩然莫遂寻梅兴,陶谷空将苦茗调。乌鹊饥肠同旅子,江干垂翅立寒潮。
-
初到西湖·其二
古来三百六十寺,春入颓基草木荒。解作高人无尽供,只馀山色与湖光。
-
同谦之丘使君自天宁寺骑至西湖上
欲送残春去,长堤日已曛。村舂隔水远,浦树到湖分。惜别贪携手,行吟独共君。莫惊沙上鸟,飞去各青云。
-
初春重至西湖
曲槛阴阴水绕庐,雨花风叶看西湖。无多来日思前事,剩有春光赚老夫。向晓乱山分紫翠,隔年寒涨没菰蒲。何须更觅伤心句,满眼烟波鬓影孤。
-
承田地曹见邀先至西湖保叔寺候任侍御张冬官偶赋
肩舆轧轧傍湖弦,贪爱春光在客先。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
-
秋中再至西湖荷花半残凄然有后时之叹纵步投夜归城中·其二
禁当芳意忽蝉噪,张主客愁惟雁声。赖有清沂舞雩态,湖穷却与月同行。
-
夜至西湖对月独坐
新秋才见月,湖水散清辉。林外花初落,池边鸟自飞。两峰回竹屿,一艇到山扉。庭际当摇落,怀人应未归。
-
司户摄淳安丞同官送至西湖支使有诗因次韵
把酒湖亭一笑逢,沿湖犹拥绿丛丛。倒涵岚影晴烟紫,回射城阴夕照红。愁绪不关歌舞外,交情却在别离中。片帆我亦随西下,小□凭栏蔌蔌风。
-
刘景孟宪使招游东湖观史浩丞相所凿补陀·其二
面面岚光拥翠芜,东湖真不让西湖。中流堤比苏公曲,绝峤山疑处士孤。细雨清湍回藻荇,深秋红叶间菰蒲。主人选尽区中胜,消受如泉酒百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