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西湖》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全文文笔平实,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
- 作品别称初至西湖记
- 作品出处袁中郎全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人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与朱司理》),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于是自万历二十四年(1596)起连上《去吴七牍》,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美妙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而作为“才情超忽,如千里神骏”(贺贻孙《诗筏》)的才子,袁氏不能不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即有十六篇之多,此篇一名《初至西湖记》,是其西湖游记的第一篇,写于万历二十五年二月。
相关诗词
-
《东钱湖绝句·其一》拼音版
东湖风景过西湖,史相祠宫列画图。不用舟人频指点,留诗欲吊岳坟孤。
-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拼音版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
《茶坞约与予同渡江访嶰谷中途闻其为蒋山之行且将东下由洞庭七十二峰至西湖于是茶坞停桡吴市以待之而予先发访半查》拼音版
五岳初心未易酹,江东岩壑且清游。人生能著几两屐,此乐堪轻万户侯。莫御孤鸿迫后乘,还寻一凤到西头。初冬天气初春似,到处题诗定满邮。
-
《乙卯五月重至西湖口号·其一》拼音版
来趁西湖五月凉,凭阑尽日醉湖光。圣因寺古佛无语,一杵残钟摇夕阳。
-
《初到西湖·其一》拼音版
西湖声价甲天下,梦想平生初识之。十里垂鞭几多恨,不及见渠全盛时。
-
《初至西村》拼音版
避世不可得,聊复居西村。西村亦何有,松竹罗故园。况兹青阳暮,卉脱芳阴繁。雨馀眷秀野,寒风带陇翻。既随物候适,亦绝人情援。默坐观无始,散步神理存。喧寂故自如,昏旦安足论。所愧素心人,悠然独举樽。
-
《杭东卿佥宪邀至西湖四贤堂小饮》拼音版
前日游湖诗压船,今日来游无一篇。巧匠傍观我缩手,诗翁方耸双吟肩。须臾笔落如流泉,骊龙之珠堕我前。燃犀牛渚万怪走,胸中云梦飞云烟。岩风飘飘度铁笛,江月皎皎闻湘弦。湖波无风自击撞,两高踊跃为争妍。诗成朗诵惊四贤,湖中无此三百年。游人正败乃公意,一破孤寂皆辴然。诗翁脉脉似未快,渊泉万斛来涓涓。直从湖中了公事,尽吐险语人间传。
-
《金缕曲·丁卯春日初游西湖》拼音版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有几带、望中烟树。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放中流、斜阳影淡...
-
《初泛西湖》拼音版
夙昔游情作画图,居然今日到蓬壶。四天凉籁松围寺,十里烟光水满湖。日落钟声三竺近,风回鹤吹一山孤。酒阑未遣催归棹,月映波心纵所如。
-
《戊子夏四月廿八日重至西湖定香桥故居篱毁屋破草深没径惟二石犹存舟子宋阿毛尚居其中相与话旧不胜凄感》拼音版
重见湖山淡冶姿,烟岚怯望更迷离。只供倦客茹清泪,无复当年赚好诗。故宇温存惟片石,扁舟邂逅剩篙师。小轩幽梦残痕了,犹遣回波一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