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 谢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灞涘望长安(1)河阳(2)京县(3)

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

白日(1)飞甍(2)参差(3)皆可见。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1)霞散成(2)澄江(3)静如(4)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鸟覆春洲(1),杂英满芳(2)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去矣(1)滞淫(2)怀(3)哉罢欢宴。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佳期(1)(2)何许,泪下如流(3)

想到何日才能回到家乡,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流下雪珠般的眼泪。

有情知望乡,谁能(1)不变!

凡是有情之人无不望乡而悲痛,谁能够不为此而白了头发呢!

小提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创作背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