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宋〕
周礼(1)恤(2)凶荒(3),轺车(4)出四方(5)。
按《周礼》所制定的礼制,朝廷应该怜惜大荒之年的百姓,应该派遣官家的轺车奔赴四方。
土龙(1)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救济然后建造土龙泥塑,清晨摆上祭祀用品祭告求雨,田里燃起火把,晚上一起忙着驱赶蝗虫。
木落孤村迥(1),原高百草黄。
这样的灾荒之年,树叶落尽,远处是孤寂的村庄,一望无际的原野,到处百草枯黄。
乱鸦鸣古堞(1),寒雀聚空仓。
古城楼墙上,乌鴉纷纷鸣噪乱飞,寒风里饥饿的鸟雀,渴望能找到点粮食,纷纷围聚到空空的谷仓旁。
桑野人行馌(1),鱼陂(2)鸟下梁。
桑树下、野地里,农夫忙着送饭下田,鱼池早已干涸,堤堰上只有鸟雀来回飞翔。
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傍晚的炊烟随月亮的升起弥散在茅屋上方,初升的太阳消融了枣林的白霜。
墐户(1)催(2)寒候,丛祠(3)祷(4)岁穰(5)。
严寒驱迫而来,赶忙用泥土堵住窗户,为了祈祷年年岁岁双丰收,人们都奔向丛林中的荒祠祈祷烧香。
不妨行览物,山水正苍茫。
大家不妨到处走走看看,此刻的山山水水,正一派苍凉迷茫。
小提示: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主要描写了当年灾荒造成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及当地百姓祈雨驱蝗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无限关怀与怜悯之情。全诗以叙述的口吻,将自己在灾区所见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及百姓祈雨驱蝗的情形娓娓道来,情境苍凉凄切,感情真挚。
- 作品出处集古录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夏秋之间,洛阳地区发生旱蝗灾害,欧阳修奉命视察河南府属县,《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此诗写于巡视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