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概述曲江前后之事,运用子夜鬼歌、华亭鹤唳等典故,曲折地反映了甘露之变士大夫被宦官惨杀的政治现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极度的怆痛之情。首联说以前皇帝游曲江的车驾再也看不到了,只听到夜半冤鬼的悲歌;颔联承上指出陪同皇帝游玩的宫妃已不再来,只剩下曲江水依然在寂静中流向御沟;颈联用典故暗喻此次事变中被宦官杀掉的大批朝臣;尾联指出此诗的重点在于抒发“伤春”之情,亦即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以丽句写荒凉,以绮语寓感慨,主旨在结尾二句点出,寄托深远,感慨无限。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之节”(康骈《剧谈录》)。安史之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835)二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李商隐这首诗,就作于事变后的第二年春天。
相关诗词
-
江陵府曲江楼记
...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
-
曲江韶石题广东黄瑛卷
曲江通长溪,巨石平若掌。浮云荡空寥,野望豁疏莽。崚嶒见孤高,寻丈得馀广。迹非禹凿后,代出秦封上。虞皇昔南巡,旌旆息兹壤。乾坤来清风,丝竹振遗响。凤仪方炳焕,龙化惊惚恍。江山无推迁,人世同俯仰。黄生好古流,少小慕通傥。穷幽极遐方,况乃接乡党。朅来幽燕...
-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
-
题曲江饯别图
...妓如城围。公子千金买歌笑,酒酣拔剑鱼龙飞。太平无事息争战,科场妙中穿杨箭。金榜题名雁塔高,同向江头赴秋宴。是时南苑集旗旌,君臣岂乐接镐京。霓裳羽衣教法曲,千门万户皆新声。鼓鼙动地渔阳变,旧日繁华都不见。白头愁杀杜陵翁,春日潜行泪如霰。桑田悠悠知...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其二·江楼月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
曲江池醉歌赠长安诸公
长安诸公虎凤客,曲江宴我春微茫。江边草没古皇迹,塔前云散千佛光。人豪意远词锦鲜,尚书御史纷琼筵。邺中文学不足数,洛下风流漫自贤。健气觚棱紫雕下,秀仪合沓轻...
-
次韵顾子美见示题曲江画像
天眷李唐能肖德,异人间出生其国。于中贞观开元间,譬若丰年多黍稷。曲江擢秀自妙龄,国器早被燕公识。文词赡蔚冠后来,大册高文振鸿笔。孤生徒步起荒陬,职秉钧衡爵侯伯。一时推挽尽正人,谠议嘉谟咸可...
-
杂曲歌辞·江上曲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对坐鹭鸶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语。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