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渔父四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组词(一说为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组作品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第一首写渔父以鱼蟹与酒家换酒喝,彼此不计较价钱;第二首写渔父饮归,醉卧渔舟,任其东西,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第三首写渔父在落花飞絮中醒来已是中午时分,醒复饮,饮复醉,醉复醒;第四首写渔父在风雨中与江鸥相伴,逍遥自在,奔波的官人借孤舟渡河。四篇作品既独立成篇,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议论结合以及景、事、理融合的方法,生动地展示了渔父超然物外、悠闲自得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 作品别称渔父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联章词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学术界一般认为这组作品创作于苏轼贬谪黄州(今属湖北)时期。有人认为这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今属河南)的途中创作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因怕诗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竟至于在贬谪黄州期间不敢作诗,所以借这样看似无关政治的题材,用这种长短句形式创作了《渔父四首》。
相关诗词
-
又渔父四首·其一
昨日卖鱼到城郭,暑气千门正炮烙。买酒归来风露凉,始信人间渔父乐。
-
渔父四首·其四
渔父笑,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
渔父四首·其三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
渔父二首·其一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鱼竿寻小径,閒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王定是非。
-
又渔父四首·其三
海光潋滟月团圆,一颗明珠落玉盘。鸥鹭不知何处宿,白头闲坐把鱼竿。
-
又渔父四首·其二
钓得鱼来日又斜,潮回无路可归家。炙鱼当饭且一饱,闲看白鸥飞浪花。
-
渔父二首·其一
食箪虽薄尚羹藜,且喜今朝酒价低。一棹每随潮上下,数家相望埭东西。团团箬笠偏宜雨,策策芒鞋不怕泥。应笑漆园多事在,本来无物更谁齐。
-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犹未已诗简子进彦博昆仲示成父四首·其一
稍稍因风集,萧萧与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趋。白战惭非敌,清谭孰可娱。无庸杖方竹,随懒坐团蒲。
-
渔父二首·其一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
渔父四首·其二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