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
〔魏晋〕
嬴氏(1)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黄绮(1)之商山,伊人(2)亦云(3)逝(4)。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迹(1)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命(1)肆(2)农耕,日入从(3)所憩(4)。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1);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童孺纵行歌,班白(1)欢游诣。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荣识节和(1),木衰知风厉。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纪历(1)志,四时自成岁(2)。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1),于何(2)劳智慧?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五百(1),一朝敞神界(2)。
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淳(1)薄(2)既异源,旋(3)复还幽蔽(4)。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借问游方士(1),焉测尘嚣(2)外。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小提示:陶渊明《桃花源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後的一首五言诗,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複之感。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明府兄示至日书怀诗次韵奉和·其二
闭关此日惜微阳,趺坐端居正不妨。共说骚风堪卜岁,曾闻献履为迎长。早梅偷腊惊初放,寒柳临风未许狂。独有桃花源水动,涓涓鼓吹助诗肠。
-
外江老人诗
...岭边。渐岭我尝到,岁月知几迁。城市多人事,山中常晏眠。不识府与司,但愿邑令贤。前年赐束帛,稽首戴尧天。欲效康衢歌,山野无诗篇。松间吠乳犬,草际卧乌犍。鸡栖日将暮,暝色起苍烟。山头月华白,夕露凉涓涓。颓然即衾枕,翛翛若蜕蝉。我闻客此语,泠然身欲...
-
题天梅万树梅花绕一庐卷子
种得寒梅迤海滨,是间卜筑已殊邻。江湖乍见初冬雪,天地难为一室春。靖节桃花源上记,耆卿杨柳岸边人。凭君著意勤摹写,费我题诗独苦辛。
-
嘉靖壬戌从三兄无择下第同归有过桃花口诗至万历已夘请告南还复过此地咏兄旧句怅然有感用韵追和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
-
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诗
一面还千里,相思那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
-
奉报赵王惠酒诗
梁王修竹园,冠盖风尘喧。行人忽枉道,直进桃花源。稚子还羞出,惊妻倒闭门。始闻传上命,定是赐中樽。野炉然树叶,山杯捧竹根。风池还更暖,寒谷遂长暄。未知稻粱雁,何时能报恩。
-
赠陆君策畸墅诗
...忘朝昏。高枕乃吾庐,诚如杜陵言。尝闻达人轨,寄通随化元。我如还山云,君若扶桑暾。卷舒各有宜,何必鹤与猿。惟容肥遁者,终老桃花源。
-
和岁首寒望诗
旅骑出平原,钲铙遍野喧。接里开都邑,连车驻小门。稻车回故坞,猎马转新村。古碑空戴石,山龛未上幡。所言春不至,未有桃花源。
-
东皋诗
川泽冲融土厚浑,几家耕织共晨昏。地连源上桃花水,门对城南栎树村。暇日引儿歌百谷,良时留客宴朋尊。分明古舍田园兴,安得陶公与细论。
-
杂诗
长啸归田园,雌伏历寒暑。力作愧不如,爱结老农侣。种植辨原隰,沾涂课晴雨。有时约比邻,盘餐具鸡黍。稚子报书归,一室罗笑语。何必桃花源,淳风见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