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歌
〔清〕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崧台址本层层方。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
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
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
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
云岚咫尺在几席,大书磨墨神苍茫。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阳]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端州阅江楼送方子顺入都
楼上与君别,无奈荔枝何。西江一条组练,飞艇出牂柯。此去日边万里,倚遍阑干千尺,斜日蜑娘歌。三两醉中事,醒后记无多。江山好,文字福,两消磨。朝云肯来相伴,便略似东坡。烧投木棉城郭,湿透黄梅节候,送子去滹沱。安得五色蝶,驮我入浮罗。
-
登阅江楼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
题沙村江楼歌为刘方东赋
...凤冈,河水浩浩山苍苍。白虹东来盘九曲,日出霞明见秋绿。雕甍碧瓦歘飞翻,百尺层楼起林麓。楼中仙人乌角巾,调笑日与云山亲。满筵歌舞客如雾,中有万斛江南春。昨来登临九月暮,落雁横江隐霜树。锦袍夜冷烛花残,北斗欹斜挂琼户。我欲援君绿绮琴,为君一鼓清愁心。白沙...
-
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
...山卷涛头。一日新雨霁,微茫见流求。西行亦足快,纵猎南山秋。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短剑隐市尘,浩歌醉江楼。颇疑屠博中,可与共奇谋。丈夫等一死,灭贼报国雠。徙倚万里桥,寒日堕前洲。
-
阅江楼记
...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
-
阅江楼
万里长江一望收,高皇亲建阅江楼。云开蓬岛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碧草自生宫寝路,青山仍绕帝王州。凭君莫问当年事,禾黍同归六代愁。
-
和白楼祭酒游狮子山卢龙观登阅江楼故址二首·其一
金猊作山雄踞蹲,异境灵踪不尽论。涧户雨晴浮玉气,石坛春暖长龙根。三峰远势分襟带,九派长流入吐吞。一自阳春传白下,几回江月梦黄昏。
-
阅江楼
高楼控引大江流,狮子山头迹尚留。天意自分南北堑,偏安时作帝王州。朱栏凭尽三吴盛,碧水飘来六代愁。岂为埋金无王气,何缘诚意不如娄。
-
阅江楼怀古
新莺啼遍旧皇州,端水无情日夜流。惆怅美人何处所,不堪重上阅江楼。
-
次汪司成秋日登狮子山寻阅江楼故址韵·其一
绝顶风尘万里秋,阅江何处觅高楼。草深欲碍游人上,林茂长容倦鸟休。近水一湾明似玦,远山三点大如牛。知君感慨题诗罢,满酌金罍坐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