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温庭筠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作品简介

《芙蓉》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歌咏浓艳而又凄冷的晚秋池荷,并以荷喻己,寄托自己怀才而不为世用的身世遭遇。全诗以简练而精致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和诗人对美人的赞颂,使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意深邃,平仄和谐,虚实相间,意境优美。

创作背景

诗人咏物,表现为对物的审美观照,乃是心灵与物象沟通的产物。因而咏物之作既要曲尽物象妙处,又不可拘泥于物象,即所谓“不即不离”。这里关键在于捕捉物我感通的契合点。大中十四年(860),温庭筠在襄阳任巡官,不久失意东归。途时,病交侵,修愁殊甚,面对那浓艳而又凄冷的晚秋池诗人似乎从对象中看到了自己,遂发为吟咏。

  • 赏析

此诗一、二句点题,因物赋形,写出芙蓉自然状态。“澹荡碧”,从水波动态中写出水色,复从水的映照中写出芙蓉之色:“参差红”,诗人起笔就抓住了物我感通的契合点:冷艳。依着这感情指向,三、四句从物象跳开,驰骋想象,着力渲染空冷的气氛。“吴歌”即吴地民歌,被采入乐府,称吴声歌曲,其中有《采莲曲》之目,生动活泼。“湘庙”,相传娥皇、女英从舜投湘水死后,人们在湘江畔立庙...

展开全部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