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落日登高》是南朝诗人、骈文家王僧孺所作的诗。这是一首登临抒怀诗。诗人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不能释怀,于是通过描绘一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人间世态图来表现对争名夺利之徒的厌恶和对远避名利场之士的同情和尊敬。诗人借汉代长安的景象来写自己对梁代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诗中尘世的繁闹与隐者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作品出处王左丞集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马]韵
- 创作年代南梁
创作背景
《落日登高》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得知。诗人登高眺望京城,既看到了平民隐士所居之处,也看到人们争利争名所表现出来的丑态,不禁想到当时梁代蝇营狗苟、互相倾轧的丑恶社会风气,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尘嚣烦杂社会的厌恶和对山林草泽的向往。
相关诗词
-
《九日龙山之集》拼音版
年年九日登高会,九日登高年岁閒。黄菊茱萸应故泛,茱萸黄菊故应攀。今人不在古人后,往意可如兹意閒。风帽落檐谁得见,龙山还是昔龙山。
-
《九日登高》拼音版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
《九日登高有感》拼音版
置酒临重阳,举觞忽不乐。忆昔登高日,亲朋盛杯酌。人事经年异,物景但如昨。生别未会遇,死别已冥漠。吾生更飘荡,四海无所著。黄花眼中见,翻令怀抱恶。莫觅四坐欢,节序正寥落。
-
《澎湖九日登高·其四》拼音版
管领秋光倍豁然,气吞云梦水连天。乾坤浩落中流楫,日夜苍茫外海船。眼阔壮游五岳后,心娱奇胜十年前。江乡兄弟登高处,好景当凭雁字传。
-
《九日》拼音版
九日秋萧瑟,登高亦少欢。黄花宜澹泊,碧树早凋残。醉舞乌纱落,弹歌短剑寒。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
《庚寅九日登高》拼音版
林下登高处,飘然兴不同。迎霜树五色,对酒菊多丛。世事浮云外,风流落帽中。莫愁秋渐晚,天际有归鸿。
-
《九日登高有感寄怀虞山钱太史》拼音版
落木萧萧两鬓皤,登高纵览旧关河。漫嗟鱼服英雄老,烂醉龙山感概多。千古风流吹帽尽,百年时序插萸过。石函君已镌名久,有约龙沙共放歌。
-
《蓬洲晚登一览楼自酌次壁间韵二首·其一》拼音版
危楼百尺起孤岑,落日登临兴不禁。天近自无尘俗到,江空时有蛟龙吟。纤云依树巧疑坠,明月满城凉欲侵。华盖高高悬紫极,不妨独对酒杯深。
-
《九日诸生请予登高于定山予病未能也梁新谢天申黄文各有长句一首予亦同赋》拼音版
秋来蕉萃倦题糕,诸子行吟兴各豪。五岭炎风宜落帽,八能清韵在登高。东篱何处寻黄菊,左手相看握巨螯。我亦掞天阁上望,七星岚翠自周遭。
-
《甲辰九日登高东塔分得山字》拼音版
...林间。清酤泛幽菊,新粢劝加餐。缅怀运兔灵,立倚中朝班。遭屯离蹇来,侨寓南湖湾。初依遂考槃,菽水欢慈颜。叨陪贤使君,尽此一日閒。钩诗写青竹,日落方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