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西台恸哭记
〔宋〕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
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
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
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西台恸哭记》是宋代文学家谢翱创作的一篇古文。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展现了文天祥义无反顾的爱国之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殉难的悲恸之情。全文寄意幽深,托辞婉曲,为避元朝统治者的文网,用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 作品别称西台恸哭记
- 作品出处全宋文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1290年
创作背景
《登西台恸哭记》这篇文章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为悼念故宋丞相文天祥而作,当时离文天祥就义已有八年。谢翱曾是文天祥的部下。景炎元年(1276年)临安城破,文天祥至福建一带聚兵抗元,谢翱毅然率乡兵数百投奔。在转战各地的战斗里程中,谢翱对文天祥的人格、气节多有了解,对他一直怀有敬重与敬仰之情。当文天祥殉难后,谢翱多次哭悼。第一次是在至元十九年(1282年) 始闻文天祥噩耗的姑苏,第二次是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的越台,第三次就是在浙江桐庐富春山的西台。谢翱专门为第三次的恸哭写了这篇《登西台恸哭记》以作纪念。
相关诗词
-
读谢皋羽西台恸哭记
南方有朱鸟,飞中虞人弦。饲以金精粒,对之不下咽。粒味岂不旨,不如南土泉。黄冠志弗遂,碧血流溅溅。有客感意气,恸哭西台颠。击碎铁如意,悲响震严川。归舟不成寐,髣髴语灯前。嗟彼积翁罗,我非雀与鸢。梦炎何足刺,知已殊未然。周粟不可茹,箕畴曾未...
-
读西台恸哭记
...俯首穹庐食雠粟。辕门从事抱孤愤,芒屩潜行严濑曲。肯随留叶立新朝,甘与方吴卧空谷。溯风直上千仞台,采采溪毛荐寒渌。歌残楚些招不来,萧瑟寒飙振林木。仰天长恸天亦愁,山鬼惊啼猿踯躅。冬青树下频往还,泪眼摩挲望天目。凤逝龙亡王气消,日暮惊乌止谁屋。褰裳...
-
题张孟蒹所注西台恸哭记后
宫中六更初罢鼓,蓝田玺玉沈崖浦。庐陵忠肝一斗血,去作燕然山下土。桐江水落秋日颓,有客歌上严光台。石根敲断铁如意,万里北魂招不来。西风又涸滦河水,故老寥寥知有几。珍重睢阳季叶孙,笺简能禆两朝史。
-
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其一
西台恸哭血沾巾,百结麻衣剩一身。地北天朝抛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孔融收系无完卵,张俭流亡少故人。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
-
余性爱琴某山人有旧藏古琴四其最佳者为赵松雪故物许自南中携赠诗以速之
...云是家藏琴有四,一有有元至正年间识。蛟唇蛇腹凤皇丝,背篆犹衔松雪字。中抱泠泠太古心,王孙秀邸寄愁深。凭添南渡沧桑感,弹彻西台恸哭音。琴是人非岁复月,浮云柳絮飘空阔。缣素流传半劫灰,五百年来剩此物。予爱琴德通琴声,点点寒星纤指横。若将焦尾遥相赠,便是...
-
金缕曲·其一·笏卿有词悼㤅伯师,叠前韵答之
...木。百本异书落谁手,剩日知、十卷亭林录。还拟付,阿新读。贺公家在柯山曲。二十年、京尘满鬓,未亲湖渌。不预日斜庚子事,差免西台恸哭。谁与荐、春山黄独。白雪楼中青裙妇,卖珠回、自补牵萝屋。歌再阕,裂横竹。
-
题瑞邸所藏宋文丞相蕉雨琴拓本
...冬青树老天水黯,丰城宝气难终埋。移宫换羽惊弹指,流水高山有知己。遗响销沈六百年,一朝物色归藩邸。我观丞相琴,如见丞相心。西台恸哭故人远,东山丝竹君恩深。柴市风酸悲绝调,蕉窗雨急凄余音。七条飒飒森寒玉,古篆苍凉土花绿。谱出天风与海涛,哀音怨乱难终曲。...
-
哭石交十首·其五
石生天颜惨,石死天颜舒。石身与天战,果然天丧余。君作黄泉客,我为雷滨渔。不能杀共工,何须骂曹蜍。哭石磔西风,哭石咀凤车。落日山鬼笑,寒狸吊古墟。石兮其归来,荒山有梅香。
-
文丞相祠
丞相荒祠白日寒,直教一死寸心安。崖山激烈原非易,柴市从容更较难。穷海有人埋碧血,普天无地著黄冠。西台恸哭悲风起,剩水残山忍再看。
-
登西台
入望烟波阔,登台气象高。风声低雁翅,海色上僧袍。红日当朝见,鲛人闻夜号。平生有怀抱,行坐总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