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
〔唐〕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1)。
元和八年的十二月,接连五天大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竹子柏树都被冻死,何况那缺衣的农民!
回观(1)村闾(2)间,十室八九贫。
遍观村里所有人家,十有八九户小家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寒风吹来好似利剑,衣衫单薄不能遮身。
唯烧蒿棘(1)火,愁坐夜待晨。
只有点燃蒿草取暖,终夜愁坐盼望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1)尤苦辛(2)。
我才知道大寒年岁,农人更加痛苦酸辛。
顾(1)我当(2)此日(3),草堂(4)深(5)掩门(6)。
反思自己在此时刻,紧紧关上草堂屋门。
褐裘(1)覆絁被(2),坐卧有余温。
穿着皮袍盖着棉被,不论坐卧都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1)。
庆幸免遭饥寒之苦,且又不必躬耕力勤。
念彼深(1)可愧,自问是何人(2)。
想起他们我很惭愧,叩问自己算是何人?
小提示:白居易《村居苦寒》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村居苦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酷寒季节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自己的温饱相对照,深感不安和自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也反映了自己作为一个基层官吏享受俸禄的惭愧不安之情。全诗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813年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亲逝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退居于下邽渭村(今陕西渭南县境)老家。退居期间,他身体多病,生活困窘,曾得到元稹等友人的大力接济。《村居苦寒》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期间的元和八年(813)十二月。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当系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相关诗词
-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在林非避世,守拙自离群。弱羽谢风水,穷愁依典坟。良知不遐弃,新咏独相闻。能使幽兴苦,坐忘清景曛。前山带乔木,暮鸟联归云。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
-
村居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闻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
越溪村居
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
苦寒二首·其二
天容黯惨悲风吹,寒日欲出寒云垂。千门昼闭人迹绝,万里长空鸟不飞。豺虎号寒声怒急,行人指堕毛为立。易水风高燕地寒,白头书生望云泣。
-
村居二首·其二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
村居
羡杀村居好,经年绝是非。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
-
村居杂题二首·其二
稍似朱衣巷,儿童问礼诗。一村垂大带,十里望丹旗。小榜依蛮市,枯扬引水祠。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
-
夏日村居有述
江村养余懒,颇不病幽独。
-
补题冬日村居四绝·其四
冲寒来叩野人家,不遣萧条负岁华。蜜结苔梅俱馨口,青葱簇出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