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殷晋安别
〔魏晋〕
游好(1)非少长,一遇尽(2)殷勤(3)。
好友相交并不久,一见如故意诚恳。
信宿(1)酬(2)清话(3),益复(4)知为亲。
流连忘返对畅谈,更加知心相亲近。
去岁(1)家南里(2),薄(3)作少(4)时邻。
去岁迁家至南村,你我短时为近邻。
负杖(1)肆(2)游从(3),淹留(4)忘宵晨(5)。
持杖游乐相伴从,随兴所至忘时辰。
语默(1)自殊势(2),亦知当乖分(3)。
仕隐地位自不同,我知早晚当离分。
未谓(1)事(2)已及(3),兴(4)言(5)在兹春。
不料离别已来到,动身就在此年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飘飘拂面西来风,悠悠离别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1)。
千里山川相阻隔,再度相逢难有因。
良才(1)不隐世,江湖(2)多贱贫(3)。
贤才出仕能通达,江湖隐者多贱贫。
脱(1)有经过便,念(2)来存(3)故人(4)。
倘若有便相经过,勿望来看老友人。
小提示:陶渊明《与殷晋安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与殷晋安别》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人与殷景仁是隐仕殊途,抱负不同,势必要各奔前程。但二人在为时不长的交往、游从之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诗着重表现了诗人对往日交情的留恋、依依惜别之情,以及诗人旷达的胸怀,充分体现了陶诗直率性格与平实语言的高度统一,人格美与艺术美的完好融合。
- 作品别称与殷晋安别并序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411年
创作背景
《与殷晋安别》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陶渊明四十七岁,在移居南村的次年。殷景仁原先任江州晋安郡南府长史掾,故称殷晋安。殷景仁在晋安南府时,住在浔阳,与陶渊明有交往。义熙七年,刘裕任太尉职,辟殷景仁为参军。殷景仁离浔阳东下时,陶渊明作此诗赠别。
相关诗词
-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
秋夕与友人话别
怀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华发犹漂泊,沧洲又别离。冷禽栖不定,衰叶堕无时。况值干戈隔,相逢未可期。
-
苏幕遮·别乡
弃荣华,披破席。养假崇真,茶饭须求觅。忘了从前亲与识。此别乡关,恣意闲游历。主人翁,须爱惜。六贼三尸,慧剑频频劈。逗引灵童常跳踯。真荣真闲,大道成无极。
-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
-
金山与送者饮别登舟作
江天高阁倚傀俄,惜别犹呼金叵罗。
-
齐河行与于鳞醉别作
与君痛饮齐河头,齐河万鱼皆溯游。
-
楚归晋知罃
...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
-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
-
广川舟中与东桥酌别次韵三首·其一
汴上一为别,漂摇十二秋。那期卫川涘,得并李膺舟。月映青山出,波涵碧树流。接宵欢达曙,不为酒尊留。
-
广川舟中与东桥酌别次韵三首·其二
共脱风前帽,还披月下襟。乾坤万里别,江海十年心。越鸟枝难共,湘鱼帛易沉。相逢畏相失,延滞绿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