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73年8月5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一首诗,它具有政论的咏史性质,也可以说是一篇用诗写成的时事政论和’影射‘史论。它就’封建制‘和’郡县制‘这两种政治体制的优劣、秦始皇和孔夫子这两个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等问题,与郭沫若进行商榷。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该诗见于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等文献。
创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进行到1973年,中国共产党于8月23日至28日,举行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中央委员195人,候补中央委员124人。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迫害、被排斥在九届中央委员会之外的老干部,如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都被选为中央委员。虽然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更多地被选进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一些众望所归的老干部得以重新进入中央委员会,毕竟反映了另一个重要的趋势。
十大以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集团的势力得到加强,而他们企图全面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野心和活动也更加扩张,但是许多干部、党员在林彪事件后都大大提高了政治觉悟,提高了识别能力。一场更激烈的否定和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正在逐渐地酝酿和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为了维护“文化大革命”,以及从思想根源上批判林彪集团,要宣传“所谓历史上法家坚持变革和儒家反对变革”,因为林彪曾经私下推崇过孔孟之道,因而展开了“批林批孔”运动。那段时间毛泽东正在读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想起要写诗,呈郭老”,也就是出于这样的背景。
相关诗词
-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其一》拼音版
弃璞何须惜卞和,门庭转喜雀堪罗。频搔白发惭衰病,犹剩丹心耐折磨。忆昔逢君怜宦薄,而今依旧患才多。鸾凰枳棘无栖处,七载磋跎奈尔何!
-
《子茂薄君自兰泉送余至凉州且赋七律四章赠行次韵奉答·其四》拼音版
也觉霜华鬓影侵,知君关陇历岖嵚。纵然鸡肋空馀味,莫使龙泉减壮心。晚嫁不愁倾国老,卑栖聊当入山深。仇香岂是鹰鹯性,奋翼天衢有赏音。
-
《深虑论》拼音版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
-
《十二月二十三日立春中散兄棣华第六会特盛是日天大雪小孙女出彩幡胜及花柳精巧夜漏且五鼓方罢既归不得寐偶成律诗纪事拜呈中散兄兼》拼音版
异县逢春启,羁怀百不堪。频倾次道酿,聊喜阿云谈。棣萼仍清集,辛盘助半酣。彩幡惊节物,玉屑瑞田蚕。太簇律初应,德星堂不惭。共夸筵秩秩,那羡府潭潭。济美三公后,逃禅二老参。清欢时择胜,冲操自廉贪。丹荔来闽部,黄鱼出峤南。云泉烹赐茗,罗帕荐珍柑。经醉香浮座,言归钟动庵。萧然文字饮,共赋鹿鸣三。
-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二》拼音版
相逢虽幸慰暌离,忧患仍年触境悲。琴与俱亡念同气,缶犹难击怆齐眉。筋驽肉缓奔名懒,意广才疏见事迟。只待归资堪问舍,一封投劾去追随。
-
《和李本存见寄和周府判感时遣怀韵二律·其一》拼音版
家山无恙尚如新,忍著征衫染世尘。功业谩弹三尺剑,琴书空老百年身。黄金散尽频添恨,白发闲梳政惨神。斯道未亡公论在,老翁未必久沈沦。
-
《元日读易》拼音版
伏羲三十馀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于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
《纵笔四首·七律其二》拼音版
常笑相如赋上林,肯为子政铸黄金。心光自发谁能障,踵息无声不厌深。摇齿复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老松涧底虽终弃,霜雪元知不解侵。
-
《纵笔四首·七律其三》拼音版
拖得乌藤到处行,看山看水眼犹明。但期少健游潼华,岂必长生似老彭。一緉青鞋吾事了,半甔绿酒万缘轻。安知不作希夷叟,生长兵间老太平。
-
《题斋壁二首·七律·其一》拼音版
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香岫火深生细霭,砚池风过起微澜。睡馀但欲依书几,坐久还思弄钓竿。扰扰平生成底事,镜湖归隐老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