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上牛头寺》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牛头山拜访禅寺的所见所感;后四句写进入牛头寺见到的幽美景象。全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描写精细传神,颇见功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3年
创作背景
《上牛头寺》此诗大约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游梓州郪县西南牛头寺时所作,时年五十二岁。这一年间,杜甫因陪一些官员游赏蜀国山水,曾到阆州(四川阆中),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
相关诗词
-
牛头寺
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
-
赠牛头寺明上人
一转金刚一炷香,雪眉霜鬓任苍苍。去传熊耳西来印,归葺牛头旧住房。风静水声喧竹坞,夜深云气湿龙床。迷途尽欲师开悟,何事年来厌玉堂。
-
三月二十日游牛头寺
杨花扑面莺乱啼,乐游原上烟萋萋。野田棠梨红欲堕,远浦菰蒲绿未齐。朝来雨歇山似沐,终南秀色云鬟低。藓苔一径憩兰若,槃桓石磴风凄凄。牡丹已残芍药吐,...
-
望牛头寺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
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
秋宿梓州牛头寺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
游韦曲牛头寺看桃花·其二
寺前鞍马若游龙,山下夭桃为客容。老衲不知春欲暮,倚楼自打晚来钟。
-
题山寺
江上山头寺,阴阶竹扫苔。舟横渔唱晚,松暮鹤飞回。野渡花争发,春荷叶半开。嬉游不可极,留眼要重来。
-
过牛头寺
行过多歧又问歧,云林深处到来迟。寺僧相见不相语,自对斜阳读断碑。
-
上牛头山
马首多经历,牛头到未尝。平川成岌嶪,诸刹寄微茫。像设尊千古,香灯走四方。来陪僧粥饭,此愿几时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