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路》是宋代诗人邹浩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在贬谪岭南的途中所作。这首咏物诗,借路的思索表现了对人生之路的多种联想,意蕴深广。首句点题写出了赤路的曲折蜿蜒也让人想到沿途环境的险恶。次句写赤路漫长。三四句写路的曲折和起伏。末两句发问为什么偏偏要随着这条龙蛇般的赤路俯仰上下,这一问既是对朝中权奸和谗人的责问,又是作者对人生道路的疑问,还让人结合自己的际遇拷问人生之路,真可谓言浅而意深,意余象外。
诗中以不知几千丈长的龙蛇来比喻漫长的旅途和在千山万水之间盘旋上下的贬谪之路,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上下仕途、俯仰无愧的人生之路。
- 作品出处道乡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咏路》从该篇意思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岭南的途中所作。邹浩是北宋绍圣(1094-1098)以后著名的诤臣之一,一生忠正方直,因敢于直谏,两次被流放岭南。此诗虽不能确定究竟作于何时,却能概括他两次被流放的感慨。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咏康藏公路筑路队事
...湍。猿鸟势穷飞度,两角去天尺五,更有雀儿山。肤裂指冰堕,铧锸不曾闲。缒绝壁,下深谷,誓无还。借问五丁神力,坐对亦愁叹。筑路艰辛如此,何愧边头战士,报国寸心丹。视死等归耳,临睨白云閒。
-
咏挂瓶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
-
台城路·咏隗嚣宫瓷杯
丸泥不闭函关路,神功煅来杯斝。色映琉璃,声随哀玉,浅碧嫩黄交射。流霞欲化。想西伯雍容,葡萄倾泻。紫殿基平,何人收拾夜泉下。千年又成废寺...
-
咏怀
凛凛岩下风,槭槭涧边树。惨惨游子颜,萋萋芳草渡。暧暧远村影,黯黯夕阳暮。昔为贵公子,今日怨行路。路长不可极,人生如朝露。
-
初出蓝田路作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
玉楼春·往年茏葱堂前路
往年茏葱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笑语。学窥圣处文章古。清到穷时风味苦。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
杂咏四首示东省巡抚及诸臣·其二
杂咏非咏物,切切念民艰。反躬先自责,调幕无能焉。嗟此齐鲁民,被歉已连年。富者日以贫,贫者更磬悬。计口纵授食,日月乃苟延。任恤有常...
-
行路难
行路何难?尘沙如霰。尘以涅衣,沙以垢面。行路何难?路行多阻。水渡无梁,山行有虎。我欲行路,路苦难行。虽有尘沙,尚全吾生。水虽无梁,不渡由我。我遭猛虎,曷为而可?
-
续八咏·八咏掞英词·其二
...光,叹盈缺。曳长裾,怀散聚。想西园兮不复游,典南尉兮未能去。薄淮阳之见疏,幸浮邱而来顾。非流落以为患,谅热中而怨慕。景入咏以增辉,诗因楼而得趣。嗟暗投于拙目,指微瑕于宝璐。高文一何寥,绝境亦难遇。子期久云亡,蚍蜉祇撼树。
-
行路难
行客满长路,路长良足哀。白日持角弓,射人而取财。千金谁家子,纷纷死黄埃。见者不敢言,言者不得回。家人各望归,岂知长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