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铜爵妓》是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伎人之口写诗人对曹操遗命的看法和感受。起笔两句交代事由,后两句写曹操去世后铜雀台上萧条景象的总貌,叙述造成这种凄凉状况的原因,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秋至”以下四句表面是写景,其实是紧扣《遗令》中决定妾伎们命运的内容,并由写景转入写她们的孤独寂寞,过渡自然,不见痕迹。最后六句由同情到表达愤慨,先写她们只能顾影自怜,心中充满悲伤;之后进一步深入,玉颜总要衰老,美人作乐也有尽头,表面是同情妾伎们的悲惨生活,其实含有对曹操的批判;最后,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总收全诗,更见悲凉。全诗交代清楚,情意真切,尤其是最后几句,不仅仅停留在感到悲哀的消极感情上,而是发出呼声,激愤地指出湮没的命运,这是此诗高于其它用《铜雀妓》作题,只“悲其事”或“悲其意”的地方。诗歌在叙事中抒发复杂的情感,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 作品出处江文通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铜爵妓》这首诗大约作于江淹遭建平王刘景素黜逐后。在汉末纷争的时代,曹操逐鹿中原,饮马江汉,横槊赋诗,文韬武略,堪称“一世之雄”。但他在临终之时,却恋恋于生时的声色之奉,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在《遗令》中一再叮嘱死后要诸妾、伎皆住铜雀台,时常供奉他,并按时歌舞作乐。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令人惊叹不置。这一悲剧性的主题也牵动了后世不少骚人词客的恻隐之心、沧桑之感,纷纷形诸篇咏,江淹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铜雀瓦砚歌》拼音版
汉日欲没众星紫,老瞒干天扰天纪。身辞篡弑遗厥嗣,却付分香兼卖履。铜爵高台五云里,声色娱人死无已。西陵墓草青如洗,舞尘细逐歌声起。台倾土荒产荆杞,遗瓦深川良有以。豫章得之谀墓鬼,琢配翰墨象焦...
-
《铜雀妓》拼音版
铜羽溯秋风,金楼夜帐空。舞鸾君讵见,调凤妾犹工。泪竹愁难灭,采菱歌已穷。翻怜秦帝宠,骊下许相同。
-
《铜雀妓》拼音版
汉室金瓯非改步,曹公铜雀已成台。名姝俱匹英雄去,艳质惟邀妓女来。瑶席冷馀无霸气,穗帷空后有微哀。却怜疑冢纷如垤,欲望何从心早灰。
-
《铜爵台》拼音版
邺中高台铸铜爵,碧瓦朱甍照城郭。东风吹上綵云高,君王不爱宫中乐。年年游幸朝复暮,夕阳忽在西陵树。舞影歌声逐水流,芳草萋萋迷辇路。穗帷尊...
-
《咏秦桧铜豆》拼音版
九庙尊罍泗水沦,韩瓶已罢背嵬军。格天阁圮谁传器,压日权高滥策勋。宋室金瓯终缺坏,岳家铜爵自蒿焄。铁人馁绝犹长跽,狗葬魂归泣乱坟。
-
《铜雀妓》拼音版
惊乌将顾兔,夜夜起西陵。玉箸隐然堕,铜台空复登。歌尘愁易积,舞袖倦难胜。寒绝当年宠,漳河有断冰。
-
《铜雀妓》拼音版
玉衣知不举,铜雀若为登。漳水歌同咽,浮云势共崩。高枝无挂剑,石椁岂铭滕。独有台前月,光连汉帝陵。
-
《铜雀妓》拼音版
西陵芳草合,松柏半为薪。宫殿飞铜雀,下饮漳河滨。檀烟冷余烬,垞帐网流尘。白头歌舞妓,来教晋宫人。
-
《铜雀妓》拼音版
铜台朝夕望,玉座掩流尘。园馆沦长夜,恩情无复春。铅华是日落,眉黛逐愁新。惟见西陵月,殊非欢宴辰。
-
《铜爵台》拼音版
高台一曲歌,西陵木将落。萧瑟穗帷寒,秋风凄女乐。魂魄不复来,觞豆但如昨。奈此白日何,朝朝照铜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