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爵妓
〔南北朝〕
武皇(1)去金阁(2),英威(3)长寂寞。
武帝离开了铜雀金阁,英武神威已久久寂寞。
雄剑(1)顿(2)无光,杂佩(3)亦销烁(4)。
称雄的宝剑顿失光彩,多样的佩饰损坏消磨。
秋至明月圆(1),风伤(2)白露(3)落。
秋季到来明月团圆了,风声伤感白露已飘落。
清夜何湛湛(1),孤烛映兰幕(2)。
清朗的夜空多么深远,烛影孤单映照着兰幕。
抚影(1)怆(2)无从,惟怀忧不薄(3)。
抚弄烛影身单无所从,只有这忧情不会衰薄。
瑶色(1)行应罢(2),红芳(3)几为乐(4)?
美玉的色泽总会消褪,红艳的花草几回赏乐?
徒登歌舞台(1),终成蝼蚁郭(2)!
白白登上这歌舞高台,此台终成为蝼蚁城郭。
小提示:江淹《铜爵妓》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铜爵妓》是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伎人之口写诗人对曹操遗命的看法和感受。起笔两句交代事由,后两句写曹操去世后铜雀台上萧条景象的总貌,叙述造成这种凄凉状况的原因,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秋至”以下四句表面是写景,其实是紧扣《遗令》中决定妾伎们命运的内容,并由写景转入写她们的孤独寂寞,过渡自然,不见痕迹。最后六句由同情到表达愤慨,先写她们只能顾影自怜,心中充满悲伤;之后进一步深入,玉颜总要衰老,美人作乐也有尽头,表面是同情妾伎们的悲惨生活,其实含有对曹操的批判;最后,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总收全诗,更见悲凉。全诗交代清楚,情意真切,尤其是最后几句,不仅仅停留在感到悲哀的消极感情上,而是发出呼声,激愤地指出湮没的命运,这是此诗高于其它用《铜雀妓》作题,只“悲其事”或“悲其意”的地方。诗歌在叙事中抒发复杂的情感,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 作品出处江文通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铜爵妓》这首诗大约作于江淹遭建平王刘景素黜逐后。在汉末纷争的时代,曹操逐鹿中原,饮马江汉,横槊赋诗,文韬武略,堪称“一世之雄”。但他在临终之时,却恋恋于生时的声色之奉,不甘心就此撒手而去,在《遗令》中一再叮嘱死后要诸妾、伎皆住铜雀台,时常供奉他,并按时歌舞作乐。这一举动在古代帝王中可谓绝无仅有,其不恤生者、惟念一己的帝王淫威令人惊叹不置。这一悲剧性的主题也牵动了后世不少骚人词客的恻隐之心、沧桑之感,纷纷形诸篇咏,江淹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岳武穆王铜爵歌
古爵斑斓高寸五,文字郁律蛟龙舞。云是嘉泰四年造,相台后裔祀忠武。忠武祠宇松柏苍,金牛湖畔金陀坊。生恐精魂招不得,却铸彝器荐椒浆。馨香上达为王侑,王欲下咽眉应皱。若教痛饮抵黄龙,何用款字精忠籀。生气旁魄物与传,尘劫受磨五百年。商尊掊击鲁壶碎,神灵呵护非偶然。吁嗟乎!秦张当年漏鈇钺,麦饭浊酒春秋阙。子孙岂少不祥金,徒供当官铸佞骨。
-
铜雀妓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
列遵道以古铜爵见归
何年铜爵姿状古,如对高人开美度。重云结叠虺虺雷,绕腹循环危欲雨。廉问御风之子孙,世南秘书藏肺腑。纵釴欲炙真垂涎,举以寿卿吾所许。...
-
高爵歌次茝林中丞韵
晋安先生雅好古,吉金乐石归网罗。余君入肆得铜爵,持献铃阁供摩挲。先生一见定商物,精识不共硁䃴磨。政余诂订吟且绘,奚翅获鼎汾之阿。上骈双柱下三趾,饕耳豕腹形无颇。腰环素...
-
铜雀台·其一
不是西陵望暮田,奸雄延揽想当然。模糊一片铜台瓦,犹结人间翰墨缘。
-
和答诗十首·其一·和思归乐
...气不散,结化为精灵。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峡猿亦何意,陇水复何情。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因听思归...
-
邺都行
...,指顾山河五千里。战罢归来校文士,草檄徵词各称美。列坐既多能赋人,西园亦有佳公子。邺都歌舞日纷纷,建安词赋气淩云。北堂艳妓输乔女,南国佳人让洛神。只谓千秋终宴乐,谁知转眼成灰尘。人间幸有三分业,地下曾无九锡文。兴亡今古一飞鸿,豪杰经营总是空。...
-
铜雀妓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四
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