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李云南征蛮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写李宓征南诏之事,称赞了战士们在战争中不顾自身安危慷慨激昂的感人举动及为国赴难的英雄气概。全诗语言豪壮,荡气回肠,所描述山穷水尽的情形,所歌颂战士们无所畏惧的气概,足以警戒世人,发人深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53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四月。高适于前一年冬天随哥舒翰入朝,此时仍在长安。根据诗前小序可知:天宝十一载(752),杨国忠奏请由李宓出征南诏。此战异常艰苦,转战行程达数万里之遥。几经周折,李宓于天宝十二载(753)四月回到长安,向诗人自述其征战之苦,诗人为之感动而作此诗,描述战争的艰苦,歌颂李宓的战功及其与杨国忠将相和之美。关于李宓征南诏事,史书多有记载,出入较大。所谓南诏,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高宗时来朝……武后时来朝。”可见,南诏自三国后,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相安无事,直到天宝七载(748),云南太守张虔陀因“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时“遣人骂辱之,乃密奏其罪恶”,首先挑起边境事端,造成连年烽烟。“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乃奏征天下后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至于李宓本人,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所载“为阁罗凤所擒”。而《新唐书·本纪第五》则曰“死之”。关于战后,《资治通鉴》曰:“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所以唐征南诏是不义之战,给南诏带去灾难,也导致唐军几十万人死亡。具体时间上,史书记载与此诗序文都有出入,或许是李宓自述时,多有闪烁其词,有所隐瞒,导致高适不明真相,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南征》拼音版
暑行心日烦,孤马背中原。地势吞淮泗,山形包邓樊。沿途官柳接,吟叶麦秋繁。赤日蒸云梦,科头思故园。
-
《宴湖南章漕乐语口号》拼音版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
《送舍弟之山南》拼音版
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
《季夏之初自安国迁南台天宁寺依南山而面北暑气尤盛暇日望山顶松林郁然意必有异因穴垣凿磴以造其上形势坦平风日清美四顾山峦环合江》拼音版
旅泊不求安,小憩南台宫。轩楹尽北乡,盛暑堕甑中。开垣追微凉,山顶罗千松。烦襟忽破散,濯此万里风。群山递环绕,云物增奇峰。江潮信有期,来去初不穷。啸咏得所托,幽禽亦玲珑。青霞蔽落日,皎月生于东。清光入疏林,照我鬓发松。壮年几何时,倏...
-
《诸刹皆以石渠道水有至十馀里者感之赋诗》拼音版
庐阜秀江南,凝结尽云母。泉源乃云腴,甘冽固其所。悬为瀑布垂,蹙作龙鸾舞。交流涧谷中,厥味皆钟乳。僧坊有能事,致远劳汲取。凿石为通渠,计里不计步。回环绕山...
-
《送李泰发吏部赴官阳朔·其二》拼音版
阳朔溪山冠百蛮,羡君远宦得跻攀。声名已落寰区内,忠信自行夷貊间。山作剑铓攒峻拔,水如罗带巧回环。此生又作南征计,好把轻绡寄一斑。
-
《繁台院阁饯沈子之云南拜怀刘子二首·其一》拼音版
斗酒重阳后,危楼万里前。停云忽蔽地,起鹤故横天。斜日留倾盖,疏花影别筵。忍看骢马使,遥向碧鸡边。
-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拼音版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乱离心不展,衰谢日萧然。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拂云霾楚气,朝海蹴吴天。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鸂鶒双双...
-
《送李敬之赴广西帅府》拼音版
帅府西开控百蛮,故人捧檄上遥关。春回桂海云垂地,夜入榆溪月满山。客路独行青嶂外,人家多在白云间。南征定有诗千首,凭寄秋来驿使还。
-
《从军诗五首·其二》拼音版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