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谏宠州吁
〔先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石碏谏宠州吁》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篇文章,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文章讲述了卫国大夫石碏针对当时卫庄公对公子州吁“有宠而好兵,公弗禁”之事进行了规劝进谏。其谏言有三层内容:其一说明骄奢淫逸来源于娇纵溺爱;其二说明受宠则骄横,就不会安于自己地位低下而生怨恨;其三,从此以后,下欺上,疏间亲,祸事就注定要来了。这三层意思逻辑递进,环环相扣,在情在理,深入地分析了由“宠”致亡的必然性,被认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很有意义。
- 作品出处左传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先秦
创作背景
《石碏谏宠州吁》这篇文章记述了鲁隐公三年(前720年),石碏劝谏卫庄公爱子应“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的事。州吁是卫庄公的一个宠妾所生,卫庄公爱屋及乌,对他也格外宠爱,即使对他喜好军事这种十分犯忌的事,也不加禁止。卫国大夫石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卫庄公进谏,劝庄公爱子应该用道义,不要让他走上邪路。但庄公听不进去,结果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即第二年,就发生了州吁弑桓公而自立的事件。多亏石碏用计,大义灭亲,借陈国国君之手把弑君乱国的州吁和自己的儿子——助纣为虐的石厚抓住,并派人把他们杀死。
相关诗词
-
双石
韶州山石奇,英州山石秀。人言奇者雄,不若秀者瘦。苍龙骨离立,岁久色微黝。脱落之而鳞,深埋无底窦。结成岩洞势,润被沙水漱。玲珑具本性,蹙缩聚众...
-
送周梁石知广德州
州居地僻简逢迎,作宦从前懒近名。尽日鸣琴清里讼,一春骑马看村耕。曲江芳草年年路,南国甘棠树树情。人说中朝官总好,我今无补愧升平。
-
将至藤州喜赋
孤城隐隐见中流,八桨翩翩送客舟。山拥瘴烟迷柳硐,水穿石碛下梧州。寒暄异景愁深入,言语殊方强笑酬。莫叹羁怀劳北望,且勤王事赋南游。
-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泛舟以归得诗十首·其六
乾溪溪侧弹子洞,薄暮过之聊且休。志欲山林成独往,愧无名姓继三游。奇奇怪怪乏画手,凿凿磷磷宜枕流。岩岫水泉真两得,未容石井独吾州。
-
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
金华石刻满西州,不惜明珠辄暗投。诗泣鬼神追雅颂,义深君父妙春秋。随身连轸崔评事,插架悬签李邺侯。扫室焚香读终卷,光芒万丈照螺洲。
-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端溪琢出缺月样,蕲州织成双水纹。呼儿置枕展方簟,赤日正午天无云。黄琉璃光绿玉润,莹净冷滑无埃尘。忆昨开封暂陈力,屡乞残骸避烦剧。圣君哀怜大臣...
-
小霁过枫木岭至白云庵雨作观刘子参新亭纹石留五宿刘云亭下石门石座似端州醉石遂有次作二首·其一
松级偶晨登,樾馆聊夕止。轻裾挟馀滋,溪烟宛方起。夫君碧云期,良会伫难委。凌霄岂有扪,步秀方可纪。流耳延雨声,惊华粲石理。架阁馺微霄,初英散新紫。云观权众木,神楼耸弱水。仙游亦在区,魏榭空云绮。淹宿有馀清,实归载留喜。
-
小霁过枫木岭至白云庵雨作观刘子参新亭纹石留五宿刘云亭下石门石座似端州醉石遂有次作二首·其二
三岁度岭行,薄言观世枢。壮心销流丸,林泉聊据梧。归心存醉石,取似在枌榆。江湖忧已亟,神尻梦可趋。漆吏称昔至,周臣怀旧都。流止互相笑,外身理不殊。委形凭大化,中素故不渝。兴感既有合...
-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十六
渚清沙白野云宽,一棹随风下石湍。客里逢春须尽醉,只无生菜试春盘。
-
石碏大义灭亲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