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杂曲歌辞·渡辽水》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古题乐府诗,被收入《全唐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思乡之情的怜悯,描摹了征戍苦辛之况,表现了边塞士兵的怀乡之情。
- 作品别称杂曲歌辞·渡辽水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在唐朝的檀蓟一带兴兵作乱,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刘济领兵讨伐,王建随军出征。诗人耳闻目睹了唐朝战士的饥寒之苦,深切体会了他们哀怨憎厌的思想感情,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写下了这首《渡辽水》。
相关诗词
-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拼音版
...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京邑搜贞干...
-
《望辽阳》拼音版
紫塞高峰积雪明,黄沙古迹细烟横。身从北地三都尉,目断秦人万里城。渡处水横朝洗马,望边月黑夜翻营。辽阳只在云山外,更入东风几日程。
-
《渡辽舟中小酌》拼音版
佳会清欢取次成,逸群高论极峥嵘。掀髯已判玉山倒,蘸甲不辞金碗倾。落日衬云鱼尾赤,斜风卷水縠纹生。豫愁江上分飞后,千里关河月共明。
-
《魏徵》拼音版
立朝谠议尽良规,谁使君王死后疑。一旦銮舆渡辽水,即时扶起墓前碑。
-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拼音版
莫以胡儿可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渡辽水。
-
《渡辽河》拼音版
出关数百里,渡河日八九。小者不知名,大者此其右。发源自东北,汨汨西南走。清流可濯缨,浊或泥数斗。荡溢起波涛,触石声如吼。汎滥过平沙,汪洋十馀亩。闻道枸柳河,水坚八月后。今年天亦寒,所遇何独否。独木一扁舟,三人亦可受。篙使横索钱,安能落吾手。浅濑褰...
-
《咏古》拼音版
...凌替日,耀马中山阳。后者居降邸,乃有东丹王。雄猾阿保机,馀风何怆凉。毡袍左衽人,车盖入大梁。打草弃城走,惆怅登愁冈。行人渡辽水,不见古临潢。天祚百万兵,兵威忽不扬。堂堂古雄国,早先弱宋亡。悲风从东来,原野渺茫茫。颓垣废宫殿,草低见牛羊。走马游汴梁...
-
《琴剑篇》拼音版
...君赠我意,我行双佩之。风烟万里不自保,行藏千古宁须疑。一片清霜吐莲锷,七弦流水含金徽。剑以待风胡,琴以待钟期。世间听曲皆里耳,谁能为我辨雄雌。近闻塞上风尘起,胡骑纷纷渡辽水。又闻帝室赓明良,正风合雅从古始。吾将拭我青萍,拂我缘绮。三战为君渫胡血,再...
-
《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其五》拼音版
飞狐倒马紫荆连,此去朝廷路一千。虎豹向来严锁钥,犬羊今日盛烽烟。时名受脤当关将,岁德临分破虏年。愿假精兵渡辽水,莫令疲病久戈鋋。
-
《渡海·其一》拼音版
夜上碣石门,青气如?悬。扬舲出浦口,沙草黄无边。䰝山望孤峤,歧海侵秋?。朱?烛锦汭,绿烟冒盐田。地高树犹见,■隐波始圆。去鸟识辽水,落日知吴天。冶冰紫琼冷,阴火丹渠然。文螺化鹦鹉,彩蚌嫣蝉蜎。拾月恶溪咏,阻风春草篇。无为效安石,酣畅催言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