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辽水

王建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作品简介

《杂曲歌辞·渡辽水》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古题乐府诗,被收入《全唐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思乡之情的怜悯,描摹了征戍苦辛之况,表现了边塞士兵的怀乡之情。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在唐朝的檀蓟一带兴兵作乱,时任幽州节度使的刘济领兵讨伐,王建随军出征。诗人耳闻目睹了唐朝战士的饥寒之苦,深切体会了他们哀怨憎厌的思想感情,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写下了这首《渡辽水》。

  • 赏析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这两句写了战士背井离乡,长途征战。“五千里”一词,实为虚指,借以表现战士离家之远,反衬战士内心的思乡之情之浓。这两句描写虚实结合,实写渡过辽水之事,虚写五千里的边塞路程。开篇两句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描摹了古代战争的气势。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两句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隔生”二字凸显悲凉——此去一别阴阳...

展开全部
王建

王建

唐朝大臣、诗人

王建(765—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