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对
〔明〕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皆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
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尔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缊,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离流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蚊对》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童子的议论,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巧取豪夺、贪赃枉法者与暗地里吮吸人血的蚊子作了对比,指出前者比后者更加残酷,更加虚伪,也更加卑鄙无耻。全文文笔犀利,讽刺深刻,说理有力,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背景
明初,朱元璋大力惩治贪官污吏,但以种种手段掠夺榨取百姓财物者并不因此绝迹;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而兼并之风重又盛行。作者从儒家“仁政爱民”的观点出发,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为此他写下这篇文章予以讽刺。
相关诗词
-
蚊
慢肤秋来困扑缘,手不胜拍身听旃。昨夜狞飙惬人意,一扫天宇何澄鲜。蚊子蚊孙与蚋伯,飞鸣适意须明年。
-
宿兴国寺方丈与客对床
...直到街鼓鸣。醒来莫问阴与晴,但听檐溜飞泉声。明朝又作穿云行,巾纱杖竹鞋芒轻。遇酒酌彼兕觥,逢花赏其芳馨。见贤者如接芝兰,对俗子譬之蚊虻。勿与物忤竞,勿为事绊萦。陶然乐吾真,是谓羲皇人,是谓葛天民。
-
邵武杨指挥渔樵问对图
...苟非我有不得争,毫釐欲取须价平。惟我生涯不用买,山山为我供樵采。只如天地供蚁封,蚁口岂能亏厚载。王质神仙漫云尔,买臣富贵蚊过耳。何如负薪行且歌,一曲归来暮山紫。童子评,惟道许。我有言,君记取。忆昔沙尤用军旅,武阳近郊多狗鼠。此时鸡豚不得安,况...
-
对月忆满子权
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炼。青天豁四碧,云霭不容缘。窗轩飒先秋,露气入簟扇。宽庭生夜凉,蚊口不得擅。人静暮客去,坐偃适自便。清牵睡思醒,明发醉胆健。披风睨白月,瞪视不为眩。未甘景独胜,思出大句炫。狂搜得无奇,猛...
-
池上对月五首·其二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
对月有作
松梢方掩映,星宇渐徘徊。轩墀有馀清,衣衫绝点埃。㣶倚眄碧天,爱此宵光佳。飞萤曳疏星,喧蚊殷其雷。阶莎既宜步,庭萱亦可捼。动股彼斯螽,奏响墙之隈。是时夏方半,而知秋信来。逝波无须喻,履霜良可怀。
-
月下对菊示子何
...疏疏度不尽,时见水面鱼吹纹。乾坤清气盎两候,不在深夜即在晨。昏昏世中声色窟,那得一刻能鲜新。君思此时富贵儿,多少膻荤聚飞蚊。香衾醉眼待苏醒,已日白日堆红尘。百岁何由见此景,老死不知清净因。我今无愁亦无乐,默默饱受花月薰。意惬不须爪爬背,四山岑...
-
对雨偶成示弟
天气方郁蒸,言念甘霖澍。凉飙西南来,悬空忽如注。翠竹浓且幽,棠阴醒复睡。众鸟奔雷鸣,蝇蚊逐风去。不用扇高枕,翻欲覆长被。祇恐声渐微,户外檐花细。
-
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
-
对客
窗壁风回午枕凉,清谈相对一胡床。心知帝力同天地,能使人间白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