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竹枝词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前两句写哀怨如泣的《竹枝》歌声时断时续,打破了夜静空山的沉寂,同时问这幽怨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问语说,不直接道出,发人思索,而更觉沉痛可伤。第三句谓这《竹枝》怨歌并非独唱,而是“蛮儿巴女齐声唱”。恋儿巴女,当时对湖北、四川一带男女青少年的一种称谓,因古时称楚国为荆蛮、四川为巴蜀。这齐声所唱之怨歌,遭贬谪、受打击的诗人听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诗人喟叹云: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上首借景寓悲,这里则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倾怀而诉,不嫌直致。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形同谪居。唐朝统治阶级加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生活痛苦。诗人此时政治上受到打击,思想苦闷。通过写唱《竹枝词》,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绪,也表露了诗人苦闷细心情。
相关诗词
-
《竹枝词四首·其二》拼音版
几处行船几处商,瞿塘如马险难当。船行可避瞿塘险,最险人心不可防。
-
《竹枝词四首·其一》拼音版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
《海乡竹枝歌四首·其二》拼音版
门前海坍到竹篱,阶前腥臊蟛子肥。孲?三岁未识父,郎在海东何日归。
-
《竹枝词四首·其四》拼音版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
《竹枝词二首·其二》拼音版
梨岭遥于枫岭遥,小关高比大关高。佣夫过岭如平地,一岁来回二百遭。
-
《西湖竹枝词四首·其三》拼音版
日暮天寒野水滨,孤山愁绝四无邻。谁家处子如冰雪,行傍梅花不见人。
-
《竹枝词四首·其四》拼音版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箫。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
《竹枝词四首·其一》拼音版
绿竹绕江江水流,朝朝暮暮只如秋。不知世有炎凉意,好鸟幽栖在上头。
-
《竹枝词四首·其一》拼音版
峡口维舟月落时,黄陵苦竹宿羁雌。西风一夜吹归梦,霜满篷窗客未知。
-
《南湖竹枝词三首·其二》拼音版
倚屏点拂晚妆浓。腻粉中间映淡红。堕髻不妆閒首饰,凤钗斜插玉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