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以阮籍与陶潜相比之遥,既戏谑又有劝慰。两首诗一长一短,看似不相称,实则各自得体,各尽所职,言近旨远,相得益彰,俱为精品。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赠别诗,诗人为自己从弟(叔伯兄弟)李之遥作,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全唐诗》在这组诗后有作者自注:“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后诗故赠。”李之遥时任南平太守,因饮酒过度,被贬于武陵,可能在江夏与李白相遇,别后写此赠诗。在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说:“赖遇南平豁方寸,况兼夫子持清论”。其中南平(今重庆市一带)即指南平太守李之遥。而《江夏赠韦南陵冰》一诗是写在江夏,故诗人与李之遥相遇亦应在江夏,其赠从弟李之遥诗亦应写在江夏。又《赠江夏韦南陵冰》诗有“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从诗句中可知李白与韦南陵冰在江夏相遇,而时间是李白长流夜郎遇赦,返回江夏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初夏,李白返回江夏,并逗留至秋。后南去洞庭、零陵。上元元年(760)春重返江夏。由此推断《赠韦南陵冰》诗应作于乾元二年(759)夏秋之际,而《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似亦应作于此时。
李白参加永王璘幕府,为此而遭流放夜郎。满腔忧患,国情民病与遭际悲愤交织在一起,时时流于笔端。遇赦之后,虽有“寒灰重暖生阳春”的欣喜若狂,但毕竟还是“赤壁争雄如梦里”。深知功业难成,只好留诗文于后世,与日月同光。挥洒诗笔以写愁,且须歌舞宽离忧。在此种心境时,遇从弟李之遥被贬武陵,自然会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引发出沉积在心底的怀才见逐。世态炎凉的怨愤,直吐为快。只有在诗的结尾部分,才关合诗题,感叹世上知音者的可贵。在其二诗中才补叙李之遥之为人与被贬的缘由。终成组诗二首。
相关诗词
-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独游之什二首·其二》拼音版
闻弦那用湿青衫,俛首盐车骥可骖。珍重居污自贞洁,飞扬巢幕漫呢喃。云天意气生怀抱,尊俎风流入笑谈。不碍哦诗佐清逸,明朝敛板又庭参。
-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其二》拼音版
苍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风涛何处不惊人,雨雪前村更欺客。旧交旌旆此盘桓,见我即令儿解鞍。荒山乐官歌舞拙,提壶沽酒聊一欢。行藏欲语眉不展,互叹别离心缱绻。行年半百劳如此,南亩催耕未宜晚。
-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其二》拼音版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
《赠郑国庄穆公主挽歌二首·其二》拼音版
旧馆闭平阳,容车启寿堂。霜凝蕣英落,风度薤歌长。淑德图书在,皇慈礼命彰。凄凉霸川曲,垄树已成行。
-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其二》拼音版
梁国深文雅,淮王爱道仙。帝欢同宴日,神夺上宾年。旒旐飞行树,帷宫宿野烟。指言君爱弟,挥泪满山川。
-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其二》拼音版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
《张肖甫司马特膺简命督抚全浙赋此赠之得二首·其二》拼音版
脱巾愁听自钱塘,推毂欣闻出建章。六传忽从周太尉,举军争隶郭汾阳。温言纩挟三冬日,肃令锋回九夏霜。飞捷不妨清夜报,宵衣天顾正南荒。
-
《何子元参政迁秩太仆走贺二首·其二》拼音版
东风环佩促朝天,苦恨离杯阻共传。一卧即今看累月,并游真复是何年。閒情谩忆朝中旧,多病难逢海上仙。芳草碧山俱不恶,拟从春日赋归田。
-
《答石峰见怀之作二首·其二》拼音版
露井梧桐凋,杳杳秋夜凉。眷言怀美人,展转何能当。纤月挂西牗,微明照我床。皎皎琼树姿,寤寐如在傍。近离已不堪,况乃途路长。谁其絷子马,慰我心彷徨。
-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其二》拼音版
...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