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二
〔唐〕
东平与南平,今古两步兵。
东平相阮籍与南平太守的您,古今都可郁喜爱饮酒的步兵校尉。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1)。
您和阮籍都是从心眼里爱好美酒才去作那个官,并不是看重恋眷职务啊。
谪官桃源(1)去,寻花几处行。
如今因酒而谪官去到武陵桃源,寻花寻竹行了几处地方?
秦人(1)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桃花源中的秦人有如旧识,定会出门笑脸相迎。
小提示: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以阮籍与陶潜相比之遥,既戏谑又有劝慰。两首诗一长一短,看似不相称,实则各自得体,各尽所职,言近旨远,相得益彰,俱为精品。
创作背景
这是一组赠别诗,诗人为自己从弟(叔伯兄弟)李之遥作,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全唐诗》在这组诗后有作者自注:“时因饮酒过度贬武陵,后诗故赠。”李之遥时任南平太守,因饮酒过度,被贬于武陵,可能在江夏与李白相遇,别后写此赠诗。在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说:“赖遇南平豁方寸,况兼夫子持清论”。其中南平(今重庆市一带)即指南平太守李之遥。而《江夏赠韦南陵冰》一诗是写在江夏,故诗人与李之遥相遇亦应在江夏,其赠从弟李之遥诗亦应写在江夏。又《赠江夏韦南陵冰》诗有“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从诗句中可知李白与韦南陵冰在江夏相遇,而时间是李白长流夜郎遇赦,返回江夏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初夏,李白返回江夏,并逗留至秋。后南去洞庭、零陵。上元元年(760)春重返江夏。由此推断《赠韦南陵冰》诗应作于乾元二年(759)夏秋之际,而《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似亦应作于此时。
李白参加永王璘幕府,为此而遭流放夜郎。满腔忧患,国情民病与遭际悲愤交织在一起,时时流于笔端。遇赦之后,虽有“寒灰重暖生阳春”的欣喜若狂,但毕竟还是“赤壁争雄如梦里”。深知功业难成,只好留诗文于后世,与日月同光。挥洒诗笔以写愁,且须歌舞宽离忧。在此种心境时,遇从弟李之遥被贬武陵,自然会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引发出沉积在心底的怀才见逐。世态炎凉的怨愤,直吐为快。只有在诗的结尾部分,才关合诗题,感叹世上知音者的可贵。在其二诗中才补叙李之遥之为人与被贬的缘由。终成组诗二首。
相关诗词
-
送董圭峰之南京礼部侍郎二首·其二
长安一倾盖,二十五回秋。玉佩随仙步,青衫识旧游。通家儿女熟,爱客酒樽留。却恨长江水,偏能送客舟。
-
和平太行路韵四首·其二
凿开险阻若天成,暂使时闲眼界平。却羡长安西去路,青山不管送人行。
-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 其二
物理兴衰不可常,每从气韵见文章。谁知万古中天月,只办南楼一夜凉。
-
和张太一秋兴二首·其二
太行遥接帝王州,西北连山际海稠。鹤下静依仙馆夕,雁啼高挟塞垣秋。侧身天地浑如寄,偷眼风云总是浮。应笑白头京国里,长年百虑更千忧。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其二·孝廉舅惟学
少年经术兼词学,中岁空门又道家。服药前身应许逊,博闻宿世定张华。怀中明月珠堪售,望里神仙路不赊。只恐凤池须彩笔,难从勾漏问丹砂。
-
隆祐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朔漠遐征后,南州俶扰时。人心忧社稷,天意属帘帷。拥佑千龄主,图回万世基。中兴能事毕,倏与帝乡期。
-
南丰先生挽词二首·其二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
寄太仆田卿二首·其二
一阳才动伏群阴,万物于今寓太音。若喜长生添线日,微微消息识天心。
-
思北邻韩三翁西邻因庵主南邻章老秀才二首·其二
乡闾耆宿非复前,老章病死今三年。朝来出门为太息,不见此翁催社钱。我比翁虽差识字,向来推择尝为吏。事功自计无一毫,尚不如翁终日醉。
-
愁坐忽思南郑小益之间二首·其二
筹笔门前芳草,回龙道上青山。万里犹能梦到,再游未信天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