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豳风·九罭》一诗出自《诗经》,是《国风·豳风》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周公的爱戴和挽留之情。这首诗先以大鱼网住小鱼起兴,象征东人对周公的敬重与爱戴,以大雁的飞行象征周公的离开。最后明知周公要离开故把他的衣服藏起来的那种神态表现的十分天真可爱,突出了一种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也有的人认为《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
创作背景
关于《九罭》一诗的主旨。有人认为,《九罭》是《伐柯》姐妹篇,都是赞美周公的;《毛诗序》说:“《九罭》,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朱熹《诗集传》说:“此亦周公居东之时,东人喜得见之。”这都是推测之辞。因为根据诗的文本,并不能落实到时、地、人,所以指实本事并不能令人信服。细味诗意,当如闻一多《风诗类钞》所说“这是燕饮时主人所赋留客的诗”。
另一种说法是,《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衮衣绣裳”指的是穿着华丽礼服的大官。衮衣,在周代是君王或上公才能穿的礼服,后来也泛指高级官员的礼服了。诗的作者地位比较低,遇到高级官员来访,十分高兴,打鱼设宴招待,请这位高级官员多住几天,好好玩一玩,更多聚谈。周代风习,宴会上主人客人都唱歌表情述怀。
相关诗词
-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拼音版
...东,装无长物图书在。郁林片石犹云碍,贤哉大夫众所喙。盖闻江湖心庙廊,矧今时事多抢攘。谁云泉石可尚羊,都门供帐盈江浒。共歌九罭为公祖,愿公信宿膺华黼。
-
《越水操》拼音版
越水浟浟兮不可以方舟,旋桓有鱼兮不可以为睟。九罭寸目兮岂不密且周,惟鲂及鲔兮竭泽是求。有獭有獭兮复跂于洲。
-
《题观渔图》拼音版
龟蒙荒大东,洙泗扬其流。金碧何峥嵘,台殿居上头。命驾出山泽,陈鱼乐观游。纵横列九罭,出没翔万艘。悬罾杂数罟,中有嫠妇罶。大鱼拍波起,小鱼不得休。尽利攘其民,安得视狝蒐。臧孙岂不贤,明珠惭暗投。
-
《黄又生先生开府吴淞作此寄怀》拼音版
...其匹。眷言旧甘棠,蔽芾垂万室。色笑曾未远,旌麾间疆域。维扬共星纪,望之不可即。早晚泰阶平,论思佐衮职。何当一者来,永怀歌九罭。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二十六·周公》拼音版
穆穆元圣,道光八夤。九罭颂德,重译归仁。思兼勤施,经制大备。太平之业,赉及万世。
-
《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其一》拼音版
且停武溪歌,听我九罭诗。武溪何滔滔,信宿公将归。公来觏衮衣,宝剑光陆离。一举象郡平,再举龙川犁。选徒猎菑翳,狡兔获无遗。溪谷尽黍稷,黍稷何祁...
-
《和李侍御春游·其二》拼音版
豸使霜威肃八荒,名园春日饯霞觞。骢轮无自永今夕,民瘼凭谁达未央。岭徼艰危资倚仗,台端丰采倍寻常。欲知无限东人意,都在鸿飞九罭章。
-
《寄许师孟》拼音版
鶗鴂三惊楚泽秋,回肠更用斛添愁。燕台市骏千金骨,汉客逃名九罭鳅。木断华樽俱失性,瓢空陋巷独堪忧。夏畦墦食非吾事,终访班生问一丘。
-
《草堂与诸生二首·其一》拼音版
...良朋日相觌,众芳未云衰。朱光覃雾泽,绿水间云涯。中塘集凫雁,接翼鸣喈喈。蜻蜓振其羽,翾飞亦徘徊。物色每如此,会盍何当乖。九罭得鲂鲤,薄言同举杯。虽无钟石奏,意志中自谐。巢居托松柏,迟莫犹能来。
-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拼音版
...愁素心。归去凤台岁已暮,青青桂树汀洲路。尽道星槎天上回,方知机石人间误。杳杳行尘欲断肠,垂衣此日开明光。千秋一遇留金鉴,九罭何时见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