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括写出人才的重要,只要访求,不难发现,而当前正特别需要访求人才。第二段引孔子的论断和齐桓公用管仲的史实,讲自己求贤的标准——光廉洁有德而缺乏干才是不行的。第三段提出自已求贤才的目标在下层,重点在才干。文中连用史实和典故,使得求贤标准形象地表达出来,突出“唯才是举”。这篇文章,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语言简明、洗练,要言不烦,颇具说服力。
创作背景
文化背景
东汉是士人气势高涨的时代。由于自西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影响,儒家在政府的政策性培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当时能通经的士人,不但在政治上、学术上享有优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高度的评价。因此,士人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德行要求也甚高。西汉亡后,经过战乱,光武终于中兴汉室,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选举、群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道德是必要的,但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印证于日常生活的修养,它固然可以评议、比较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但却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毕竟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端正人的行为与社会风气,而不是与人一较高下来猎取官位或沽名钓誉。然而这种道德比赛却确已成为当时的风气。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更应运而生。司马光曾说过:“三代以来,风俗以东汉最美。”这话不错,但仅止于个人的道德;亦即士人当时的关注、评议之焦点与判准,大多以私德为断,而缺乏对实际治事能力的考虑。因此,风俗虽美,但士风虚矫,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悠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这种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而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这两条路线的发展,成为魏晋时期的历史主流。
政治背景
赤璧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己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的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以迫切的心情,写了这道求贤令,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相关诗词
-
《简莫令求茶》拼音版
万安近说神潭茶,颇似文当屈宋衙。山中索居睡不足,碾寄盍令舒眼花。
-
《送喻令》拼音版
扪膝先生有凤毛,三年鱼邑试牛刀。要令人被弦歌化,讵肯身辞州县劳。贤令首祠唐质肃,诗篇时出楚风骚。西归更勉家传学,云翼行看九万高。
-
《钱子高举贤良中科寄贺子飞》拼音版
...武青云接,官曹画省联。轶群看赤骥,洵直想朱弦。德赏今谁拟,才难古亦然。从容照棣萼,闻望已陶甄。夏屋方隆栋,云樯稳济川。那令得贤颂,祇贵汉王渊。
-
《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拼音版
...,樊山杳霭临钓台。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
-
《新岁连雨不止因寄公济兼简贤令强公》拼音版
寒郊才喜岁华新,景物阴阴又一旬。云带天低垂压野,雨藏春昼暗迷人。宁愁灯火妨明月,却叹诗家惜令辰。陶令而今卧江国,倚楼吟望更谁亲。
-
《如梦令·九九明词要正》拼音版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
《江城子·亳社观梅呈范守、秦令》拼音版
...。马上不禁、花恼只颠狂。苏晋长斋犹好事,时唤我,举离觞。今年春事更茫茫。浅宫妆。断人肠。一点多情、天赐骨中香。赖有飞凫贤令尹,同我过,小横塘。
-
《施元用醉谒邑大夫胡公公贤者也不以为浼己翌旦袖刺见之元用以喜雨十诗为谢仙尉孙公赠诗曰瓮边不识毕吏部笔下方知李翰林释其嫌一时》拼音版
...有云孙,磊砢东州瑞。一诵能万言,落笔忽千字。才抽独茧绪,态涌春云思。喜慕高阳徒,时追习池醉。笑被窘囚拘,跌宕每自肆。心知令尹贤,诡迹姑尔试。谁知赵蔺卿,复袖祢衡刺。非意忽相得,直到古人地。施君激深知,十诗手自贽。梅仙亦奇才,睨此一时事。新篇发...
-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十五·因乐求贤》拼音版
临观非德义,其乐未为广。劝善以戒恶,辅?资忠谠。晋侯诚渴贤,司马应上赏。
-
《思贤诗》拼音版
...予承之,夙夜弗遑。亮天之工,其责在予。亦惟求贤,以作心膂。尧舜大圣,咨于臣邻。汤武致治,敷求哲人。稷契皋夔,周召伊傅。同德一心,以匡以辅。惟时匡辅,百工允釐。治效之隆,臻于皞熙。悠悠我心,念之勿置。欲得群贤,以弼予治。告言惓惓,束帛戋戋。命彼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