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令
〔两汉〕
自古受命(1)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2)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这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孟公绰为赵、魏(1)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4)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5)而未遇无知者乎?
“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却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
二三子(1)其佐(2)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3),吾得而用之。
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
小提示:曹操《求贤令》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括写出人才的重要,只要访求,不难发现,而当前正特别需要访求人才。第二段引孔子的论断和齐桓公用管仲的史实,讲自己求贤的标准——光廉洁有德而缺乏干才是不行的。第三段提出自已求贤才的目标在下层,重点在才干。文中连用史实和典故,使得求贤标准形象地表达出来,突出“唯才是举”。这篇文章,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语言简明、洗练,要言不烦,颇具说服力。
创作背景
文化背景
东汉是士人气势高涨的时代。由于自西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影响,儒家在政府的政策性培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当时能通经的士人,不但在政治上、学术上享有优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高度的评价。因此,士人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德行要求也甚高。西汉亡后,经过战乱,光武终于中兴汉室,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选举、群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道德是必要的,但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印证于日常生活的修养,它固然可以评议、比较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但却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毕竟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端正人的行为与社会风气,而不是与人一较高下来猎取官位或沽名钓誉。然而这种道德比赛却确已成为当时的风气。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更应运而生。司马光曾说过:“三代以来,风俗以东汉最美。”这话不错,但仅止于个人的道德;亦即士人当时的关注、评议之焦点与判准,大多以私德为断,而缺乏对实际治事能力的考虑。因此,风俗虽美,但士风虚矫,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悠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这种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而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这两条路线的发展,成为魏晋时期的历史主流。
政治背景
赤璧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己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的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以迫切的心情,写了这道求贤令,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相关诗词
-
帝范
...九族,放勋流美于前;克谐烝乂,重华垂誉于后。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明,抚之以德,则邦家俱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求贤第三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
-
屈原列传
...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
屏风帖
...闻此二君而非笑之矣,然则任竖刁及赵高,政治日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不觉寤乎?”帝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安得危亡?”房因免冠谢曰:“春秋记二百卌以来,灾异并出,人民饥疫,盗贼不禁,视今为治耶?为乱耶?所任者谁与?”帝知...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
-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
-
眉州远景楼记
...,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
-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一·庚桑楚
...畏垒祝庚桑,庚桑宜远避。亲誉及畏侮,其来必以次。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使民相盗轧,岂不由贤智。贤者建人杓,犹令人交刺。是以南荣趎,蹙然悲生寄。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此义终抱一,卫生宁可二。侗然儿子初,安得人鬼忮。宇宙出天门,有无分两位。自无之有难...
-
常熟张修撰孙女许人为妾杨大尹明父改妻先贤言氏之子因赋
...壤,贞女议少房。为计堕媒舌,父母惑如簧。女子何所知,衷心不分明。令尹廉非偶,喟为先德伤。割俸资返聘,乃币乃篚筐。改求大贤后,言氏得秀郎。贞女与秀郎,既婚复有将。此事若天斡,鬼神与之襄。令尹通神明,义气扶纲常。摘珠出泥涂,炯然开夜光。拭璧从埃壒,焕尔...
-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经传有旧黉。簪缨光故物,堂构叠高甍。顾步丹霄近,联绵盛事并。人间望鸿鹄,海浪引鲲鲸。百吏瞻仪矩,连城受使令。晏边争羡慕,膺御有光晶。报国求贤急,搜才荐牍盈。搜罗归掌握,轻重付权衡。律变遭寒黍,春催隐谷嘤。陶埏皆作器,枯槁亦抽萌。量度分寻尺,题评...
-
杂诗·其二
我行彼中野,靡靡令心忧。四顾漭无人,但见林与丘。高台多悲风,沧海转洪流。走兽骇丛莽,号鸟求匹俦。顾兹震心魄,欲去将何求。古来贤达人,高视隘九州。若士处大荒,邈然谁能侔。阮生蓬池上,于世若云浮。嗟哉愚蒙者,眷恋区中谋。雍门泣孟尝,牛山悲爽鸠。闇彼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