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令
〔两汉〕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括写出人才的重要,只要访求,不难发现,而当前正特别需要访求人才。第二段引孔子的论断和齐桓公用管仲的史实,讲自己求贤的标准——光廉洁有德而缺乏干才是不行的。第三段提出自已求贤才的目标在下层,重点在才干。文中连用史实和典故,使得求贤标准形象地表达出来,突出“唯才是举”。这篇文章,写得起伏交幻,感情如层峦叠嶂,行文似游龙戏水。语言简明、洗练,要言不烦,颇具说服力。
创作背景
文化背景
东汉是士人气势高涨的时代。由于自西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影响,儒家在政府的政策性培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当时能通经的士人,不但在政治上、学术上享有优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高度的评价。因此,士人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德行要求也甚高。西汉亡后,经过战乱,光武终于中兴汉室,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选举、群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道德是必要的,但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印证于日常生活的修养,它固然可以评议、比较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但却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毕竟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端正人的行为与社会风气,而不是与人一较高下来猎取官位或沽名钓誉。然而这种道德比赛却确已成为当时的风气。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更应运而生。司马光曾说过:“三代以来,风俗以东汉最美。”这话不错,但仅止于个人的道德;亦即士人当时的关注、评议之焦点与判准,大多以私德为断,而缺乏对实际治事能力的考虑。因此,风俗虽美,但士风虚矫,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悠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这种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而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这两条路线的发展,成为魏晋时期的历史主流。
政治背景
赤璧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己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的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以迫切的心情,写了这道求贤令,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相关诗词
-
增广贤文(二)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
-
自山中归至登封遂讽高宰令取峻极中院厨前石钟板盖唐人寺记字甚奇丽也
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
-
圣主得贤良诗
高天罗万象,巨海纳众流。盛世逢休明,俊彦皆罗搜。虞舜举元凯,汤武用伊周。典谟训万代,仁化洽九州。吾皇法古圣,令德日以修。求贤不暇食,日为苍生忧。杞梓入廊庙,樗栎在林丘。作诗继雅颂,亦足赞皇猷。
-
栖贤别墅
一啖栖贤笋,能令齿舌芬。
-
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人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
杜东原先生入乡贤祠
节孝公然当祀典,千年香火见斯人。莫由贵子能为地,却信穷儒自致身。标榜令名贤者位,追陪诸老德之邻。奉歌斐语林堂靖,再拜祗迎飒有神。
-
送薛尧卿漫游言登泰山谒孔林而迤𨓦求仙海上
...光。素王有道自六籍,固是不死之仙乡。羽人丹丘何足问,勿以汗漫穷荒唐。丈夫汲汲在事业,白发须臾成老苍。无人荐达自陈列,朝廷求贤正无方。颇闻北事近扰扰,毛锥未抵丈八鎗。边头合有班定远,天下岂无张子房。山东李白恃必用,莫自两生追所亡。不然归来且高卧,...
-
宫词·其二十
求贤取士属熙辰,朝野喧传诏墨新。省试更增人百数,大庭将见出平津。
-
新水令·代马诉冤世
...前空叹乌骓逝。命乖我自知,眼见的千金骏骨无人贵。【雁儿落】谁知我汗血功?谁想我垂僵义?谁怜我千里才?谁识我千钧力?【得胜令】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主出重围?谁念我单刀会随着关羽?谁念我美良川扶持敬德?若论着今日,索输与这驴群队!果必有征敌,这...
-
呈莫大猷令
入境能知政,昔闻今信然。吾行万安道,颇识令君贤。阡陌东西隔,人家远近连。针青秧出水,穗长麦摇烟。犬吠稀逢客,牛耕不废鞭。幽啼催谷布,午霁起蚕眠。檄罢追呼扰,民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