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此诗写时已入冬,由草木萧落联想到渐进衰老、死亡。诗人一方面感叹岁月飞逝,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鬓发斑白,步入了“前途渐就窄”的晚年,另一方面又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衰老甚至死亡。陶渊明继承了《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中以人生为寄于世上的信条,从而坚信有来必有去,“南山有旧宅”,诗人坦然的心态就好像把人生当作了一次旅行,对待死亡就如同回家般平静自然。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其十二》拼音版
远拓东西极,论功纪十全。如何伸足地,不到尽头天?宝盖缝花网,金函护叶笺。当时图职贡,重检帝尧篇。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十二·上都分院》拼音版
晨兴过桓州,旭日生苍凉。举头见觚棱,金碧何巍煌!洪河贯其前,青山环四傍。暮投玉堂署,鳌峰屹中央。升阶旅群彦,官烛分馀光。琴册森在侧,谈笑来清觞。列坐无所为,陈诗咏黄唐。帝乡岂不乐,父母远莫将。起视云汉低,垂星烂寒芒。南飞有冥鸿,邈哉天际翔。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五·枪竿岭》拼音版
忆昔赐第归,吾母适初度。蹉跎岁月晚,今辰乃中路。居人誇具庆,游子惭叱驭。兹山称最高,扬鞭入烟雾。矗矗多峭峰,濛濛饶杂树。崎岖共攀援,踯躅频返顾。陈情未成表,登高讵能赋!独怜山下水,远向卢沟去。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二·刘蕡祠堂》拼音版
刘君古遗直,祠堂在丘园。嗟此豪杰窟,文雄歘孤骞。平生二三策,匪徼明主恩。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凭高一长望,若厌车马喧。微风过疏雨,青山满前轩。阴晴倏异态,浮云实无根。悠悠千载心,去去勿复论。
-
《咏古诗十二首·其七》拼音版
东游沧海滨,回首面大荒。豁达三齐风,连山郁苍苍。在汉田横氏,不忍南面王。磊落五百贤,从死忽若亡。壮士不必成,令名固为长。异体同一心,万年尚耿光。
-
《云谷杂诗十二首·其六·讲道》拼音版
高居远尘杂,崇论探杳冥。亹亹玄运驶,林林群动争。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
-
《杂兴十二首·其七》拼音版
兹辰何太喜,久雨见红日。当其阴晦时,日未尝不出。有物苦障之,云雾暗如漆。谗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泥污后土乾,归路赁驴匹。山中可酿酒,自舂元亮秫。预量...
-
《杂诗十二首·其六》拼音版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
《杂诗十二首·其八》拼音版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
《杂诗十二首·其十》拼音版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