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七
〔魏晋〕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日月如梭不缓慢,四时相催不停步。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寒风吹动枯枝条,落叶覆遮满道路。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弱质时运共减损,黑发早白已满头。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白色标记在头上,当知日暮渐穷途。
家为逆(1)旅舍,我如当去客。
家似迎宾之旅店,我如过客将行去。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1)。
前行将要去何方?南山陶氏旧坟墓。
小提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七》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诗写时已入冬,由草木萧落联想到渐进衰老、死亡。诗人一方面感叹岁月飞逝,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鬓发斑白,步入了“前途渐就窄”的晚年,另一方面又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衰老甚至死亡。陶渊明继承了《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中以人生为寄于世上的信条,从而坚信有来必有去,“南山有旧宅”,诗人坦然的心态就好像把人生当作了一次旅行,对待死亡就如同回家般平静自然。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六
闻昔未央宫,缔构极弘丽。周遭数十里,台殿咸称是。虽云可重威,何以训来裔。文皇撒露台,诚足范后世。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三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隋文初启祚,经营逞私智。竭力事浮屠,梵刹遍都市。李唐踵遗风,崇尚亦非细。弘兴土木工,创建极华丽。章敬最知名,妆严乃其次。于今总丘墟,亦足监兴废。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四
咸阳古秦地,人物誇富强。勃蹊与谇语,礼义失其防。粤从炎汉兴,风俗杂五方。乡里重游侠,侈靡视为常。阅历千百年,政教渐更张。矧值圣明世,习俗愈淳良。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二
苍姬都丰镐,国祚日隆昌。所积本仁厚,岂惟恃富强。自后继者谁,刘汉暨李唐。复能施德政,宜其胤祚长。嬴政与杨隋,再传即灭亡。福善与祸淫,天理诚昭彰。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辰沅风壤带三苗,一望乾坤吐纳遥。翼轸众星朝北极,岷嶓诸岭导南条。天邻巫峡常多雨,江过浔阳始有潮。近日诗怀殊浩渺,谩将新句写芭蕉。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三
正是霜台弭节时,不堪风物动相思。庭前绿草飞蝴蝶,城外清江叫子规。北地关河频入望,南天雷雨自无私。预将归橐酬知己,万里观风剩有诗。
-
田间杂诗十四首·其七
新凿方塘号镜渠,晚栽杨柳尚疏疏。一诗与结明年约,半种菱荷半种鱼。
-
游华山诗十二首·其七
崚嶒十步已三休,错认山腰是上头。客子魂惊啼越鸟,仆夫力尽喘吴牛。莺花已报青春晚,霜月先传白帝秋。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二
初霜将授衣,木叶飘秋岭。行吟未能休,爱此篱边景。白衣送酒来,解我襟怀冷。蒯氏亦何人,作诗名隽永。其于圣贤乐,茫然如捕影。鄙哉战国术,纵横任驰骋。胸中何扰攘,无由定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