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鬼簿序
〔元〕
贤愚寿夭(1),死生祸褔之理,固兼乎气数而(2)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诎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2)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3)以已死者为鬼,而(2)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4),或(5)醉或(5)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5)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2)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世人贤明愚钝、长寿短命以及生死祸福的缘由,本来是关联着命运一起说的,大圣大贤之人也未尝不如此。论究公阴阳二气的消长交替,就是表现为人鬼的生死变化。人能够了解生死的基本规律,顺其自然地承受生死的正常法则,那又怎么会陷入处于危墙之下或身受镣铐拘囚的无妄困境呢?尽管如此,人生在世,只知已经死去的人是鬼,而又知没有死的某些人也是鬼呢。那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像无知无觉的泥土一样的人,他们虽然活着,但铸死鬼有什么差别?对这类人固然无空闲多加论议至于另一类人,他们也多少知书明理,嘴里扮得不错,但是,对于做学问的路数,却自甘人缘,自暴自弃,死了以后,默默无闻,这号人,却更加不如那号无知无觉的胡涂鬼呢!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2)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3)?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4)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1)不鬼者也。余因(5)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嵗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2)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逺,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6),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噉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我曾见过未死的活鬼挽吊已亡的死鬼,没有想到他们之间仅有一点点差别。世人唯独不知,开天辟地、自古及今以来,自有不死的鬼存在于天地之间。为什么这么说?圣哲贤明的君臣、忠孝双全的儒生,他们的小小善行、大大功德,只要名标史册的,便象日月辉煌经天、山川流峙大地那样,达到千秋万代无穷无尽的长存的地步,这就是虽作了鬼而不成其为鬼的人吧。现在我藉着空暇的时日,追想怀念我的一些已作古的故人,他们门第卑微职位不高,但他们多才多艺,都有许多足可录存的成就。只怕时间一久便湮没无闻,于是,就传写他们的生平,以曲文加以挽吊。倘若得以如“冰寒于水”、“青胜于蓝”那样,使后代超越前代的话,那就十分荣幸了。拙著名为《录鬼簿》。啊哈,我也是一个虽生犹死的活鬼,能让虽死犹生的鬼们,得以久远地流传下去,我有多么的荣幸啊!对于高尚之十和儒钧理性之学来说,我这样做是一定会得罪于孔圣门下的。有什么办法呢?人各有所好,我们还是大吃蛤喇肉,另与知道个中滋味的人相津津乐道吧。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至顺元年,岁在庚午,二十二日,沐梁锤继先自序。
小提示:钟嗣成《录鬼簿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录鬼簿序》是元代戏曲家钟嗣成所作的一篇序文。序文首先介绍了圣贤论“生死之道”。接着作者谈自己对生死的看法,指出酒囊饭袋和稍知义理、口发善言、不求上进的人,虽生犹死。并着重肯定“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虽死犹生。第三部分,作者谈编撰《录鬼簿》的缘起,希望《录鬼簿》中收入的杂剧作家,即“”已死未死之鬼”,和“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一样,“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同时嘲弄了理学家的无知。最后,写明了作序的时间。全文笔调冷峭,幽默诙谐,于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作者对杂剧作家的推崇和对理学家的蔑视。
创作背景
相传钟嗣成青年时期,寓居杭州,曾学于名儒邓善之。因貌丑,屡试不第。他精习音律,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所交游多为当时杂剧作家。按照当时理学家的看法,只有与孔孟思想关系密切的经史著作才配受社会的重视,而戏曲小说之类不过是街谈巷议的消遣品而已,不能登大雅之堂。为了使前辈与同代杂剧作家不会因年代久远而湮没无闻,同时借以宣泄胸中愤懑,表达对现实不满,钟嗣成于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为戏子立传的书籍《录鬼簿》,《录鬼簿序》便是该书的序文部分。
相关诗词
-
王录事许脩草堂赀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
-
寄邛州崔录事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
金陵五题·并序
...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
-
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由来,亦少解我意。」某其夕不果以书道其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某深惟公曰: 「...
-
《白氏长庆集》序
...、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惜乎余无禄食于世,不克称其欲,成其志,而姑欲其速反也,故诗而序云。
-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剧,万事皆容易。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綵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官柳阴相连...
-
滕王阁序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
-
寄孙冲主簿
低折沧州簿,无书整两春。
-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