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小寒食舟中作》是唐代诗人杜少陵于大历五年(西元七七〇年)漂泊潭州(今长沙)时所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表现了诗人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首联概括了作者的身世遭遇,颔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尾联总收全诗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自然凝炼,风格苍茫沉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离杜甫去世半年多。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作者离开成都,失去朝廷官职,生活困顿,四处漂泊。此时作者漂泊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正值小寒食节,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拼音版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
《归自白湖舟中作》拼音版
客舍三寒暑,扁舟八往还。
-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拼音版
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渐看海树红生日,遥见包山白带霜。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
《寒食即事作》拼音版
今年寒食寒未花,骤雨骄风使我嗟。
-
《韶阳舟中作》拼音版
韶阳怪石夹江多,松树枝枝若女萝。乱削山簪皆碧玉,横牵水带是青罗。盘盘马逐峰峦转,曲曲舟穿洞穴过。行客最怜乡国近,白头膝下得婆娑。
-
《黄河舟中作》拼音版
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濛。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
-
《减字木兰花·石壁精舍还虎山桥舟中作》拼音版
琅玕十二,刻遍小名红閒翠。寄语春知。为惜年年长笋枝。细香妆面,临水隔花时一见。却羡山花。得近钗鬟贴脸霞。
-
《夏镇舟中作》拼音版
垂杨荫落日,藕华弄轻风。能言绿头鸭,浮没沧波中。渔村与蟹舍,微有一径通。舟行直此景,倦眼开双瞳。我家苏台下,幽胜将无同。平湖渺数顷,炯若磨青铜。倒影?山角,长作眉黛浓。雨馀暑气薄,水云澹濛濛。试呼黄蔑舫,往穿蒲苇丛。横塘采莲女,沿流每相逢。吴歈一启齿...
-
《采桑子·湘水舟中作》拼音版
湘江东去烟波静,挂席长空。两岸霜枫。一角斜阳闹晚红。频年飘泊知何似,天际哀鸿。历历惊弓。万里云罗一梦中。
-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拼音版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