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舟中作
〔唐〕
佳辰强饭(1)食犹寒,隐几(2)萧条戴鹖冠。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娟娟(1)戏蝶过闲幔(2),片片(3)轻鸥下急湍(4)。
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1)是长安。
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
小提示: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寒食舟中作》是唐代诗人杜少陵于大历五年(西元七七〇年)漂泊潭州(今长沙)时所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表现了诗人暮年落泊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首联概括了作者的身世遭遇,颔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尾联总收全诗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自然凝炼,风格苍茫沉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离杜甫去世半年多。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去世,作者离开成都,失去朝廷官职,生活困顿,四处漂泊。此时作者漂泊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正值小寒食节,写下此诗。
相关诗词
-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一
冬木寒逾秀,苍苍雪霁时。风开多柳叶,冰压少松枝。水积春前气,山添雨后姿。新晴人就暖,解带步迟迟。
-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二
落木寒泉路,朝烟暮雨人。乡山归不得,母子梦相亲。石乱初无口,滩平渐有身。篙师愁欲绝,此水最艰辛。
-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三
水打村村碓,风烧岸岸田。鸟声时出谷,云气忽沉天。路尽无烟处,人寒欲雪前。岁残无一可,兵马苦颠连。
-
自五屯所至永安州舟中作·其四
天寒生白雾,日出见平原。卧入千峰雪,吟随万壑猿。一身家国重,七尺死生尊。安得功成去,丘中复闭门。
-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
-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
冬至夜發峽州舟中作
舟中萬里行,燈下一陽生。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霜干風愈勁,雲淡月微明。况有詩兼酒,樽前莫問更。
-
秋夜舟中作
沽酒黄叶村,炊饭红蓼岸。居人不孰何,正作渔父看。渔父我所羡,尚恐不得作。读书端自痴,游宦亦何乐。四顾泽茫茫,仰视天离离。长歌入云去,月落斗未攲。
-
梅市舟中作
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
舟中作二首·七绝其一
籧篨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阊门边。烟波四万八千顷,造物推排作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