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
〔先秦〕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春王正月》是战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公羊高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采用问答的形式对“元年,春,王正月”进行逐层的剖析,阐释了经文中所蕴含的尊周大一统的思想。文章通过“隐公摄政不即位”的这一历史事实,阐明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制度和正名思想。文章跌宕起伏,全无说教之沉闷。
- 作品出处公羊传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战国
创作背景
此文出自《公羊传》。《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据说它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羊高为解释《春秋》一书所作的,旨在阐发《春秋》中所包含的政治观点。它最初是师徒间口耳相传,并没有形成书面文字,直到汉景帝初年才由公羊寿和胡母生写定成书。
《春王正月》此篇则是对《春秋》经文“元年春王正月”的解释,从而阐发尊崇王道,维护社会秩序和统一局面的“大一统”思想。
相关诗词
-
洞仙歌·春王正月
春王正月,雪阵联翩下。我有春风怎生卖。忽扫残夜雨,推出朝阳,天地里,玉烛一枝无价。早春虚过了,尚有二分,是处春光好收买。也不违天性,不远人情,杨柳陌、临水夭桃亭榭。身子外、只要自家人,共酒后羲皇,花前偏霸。
-
满庭芳·我爱春兮
我爱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谱春词。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春夜春灯高挂,开春宴、春不多时。荞无限,春盘春菜,春酒泛春卮。春秋三十八,伤春病酒,春困春知。又漭光满眼,花发春枝。春燕春莺交语,春闺里、春日迟迟。游春约,春湖春屿,春事总相宜。
-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廷玠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宝善而诗以赠之
安南有生阮廷玠,隶书国内知名最。整如老将严甲兵,庄若端人正冠带。老夫持节使炎州,头白眼昏今老大。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令人心目快。唐时选人用楷法,嗟尔乃在要荒外。翡翠天涯隐羽毛,蛇珠海底沈光怪。我兴为尔作长歌,生起脩容重再拜。独不见儋耳黎生遇老坡,亦得姓名传后代。
-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用和而诗以赠之
安南有生阮太冲,隶书国中称最工。劲如精兵槊善舞,疾若快匠斤成风。老夫持节使绝域,眼昏头白垂龙钟。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聊足舒心胸。写书设官自汉代,嗟汝乃在炎荒中。迢迢岭表产丹荔,郁郁涧底生青松。我兴为尔作长句,生起再拜生春容。独不见琼州姜生遇苏子,姓名亦可传无穷。
-
崇祯元年元日立春歌·其一
一统常逢第一编,春王正月繫元年。何如三朔班春候,累叶中兴岂偶然。
-
癸酉元日立春帖子三首·其一
东皇绮律舒,三百六旬初。妙合麟经义,春王正月书。
-
正德二年元日日食
...二年春,正月上元日。太阳行近西,圆光渐亏蚀。初惊月上弦,复讶晦还魄。天道虽云幽,人事讵为得。曾是妾乘夫,曾是臣抗极。曾是佞倖昌,曾是蛮夷猾。曾是我谏官,匡救乏忠赤。曾是太...
-
甲戌春偶成
正好春光二月天,梅花如雪柳如烟。那堪日日风和雨,辜负秾华又一年。
-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
彼雪晚何淫,乘时横此临。必将滋及物,自合大为霖。也道春来好,何馀臈后阴。冬冥诚不道,苍帝亦何心。俗口夸同粉,愚观谓似琳。独于平处薄,不似险中深。逆吹争为力,凌寒苦助侵。落疑天未悟,压恐地难任。蛰户开重墐,冰鱼上复沉。欲开花谩妒,垂死草奚禁。短韵徒堪叹,凭君附入琴。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