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处处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了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文章结构精巧,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相得益彰。
- 作品出处范文正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严先生祠堂记》写于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史载他每次外贬,同僚都要为他饯行,第一次称他“此行极光”,第二次称他“此行愈光”,第三次称他“此行尤光”。可见他的被贬,实际上恰好是他心忧天下的写照。睦州人杰地灵,既有新安江这样的奇美山水,又有严子陵这样的高义之士,身为知州的范仲淹由严子陵而联想到自己,由汉光武而联想到当世之时弊,于是当他“来守是邦”,即着手“构堂而奠”,写下这篇文章,表达他对于严先生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于盛世的向往之心。
相关诗词
-
《严先生祠和甬东陆敬身韵》拼音版
士固不可屈,披裘大泽间。真人兴白水,故友自青山。垂钓元无意,危亭尚共攀。严陵一片石,千载独成闲。
-
《谒正学先生祠堂》拼音版
我从东南行,清风东南至。往事垂百年,行人口如矢。大商有夷齐,大唐有王魏。稽首拜先生,地下知谁愧。
-
《希夷陈先生祠堂》拼音版
太华朝紫清,莲花开绿烟。尝闻希夷隐,欲学南华仙。道与寥廓友,形随变化迁。餐霞倚八极,御气游九天。静夜披蕊笈,清晨漱瑶泉。閒临日谷啸,下拂云窗眠。一朝玉棺坠,委体同蜕蝉。霓旌自宛转,羽驾何飘翩。空馀故馆在,遗像犹依然。嗟吾生已后,不得见当年。扶摇若可借,永谢区中缘。
-
《谒大复先生祠堂》拼音版
贤隐山前宿草烟,祠堂今筑表台边。伏生不待传经岁,贾谊空伤作赋年。客望函关仍紫气,书藏嵩岳并青天。从游载酒嗟予晚,门下何人受太玄。
-
《谒严先生祠》拼音版
碧石离离草色新,富春山下几回春。漫将卖菜辞求益,本为观鱼得任真。三代道亡还此有,两生心在更何人。客星亭倚浮云外,未许渔翁来卜邻。
-
《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拼音版
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
-
《严先生祠堂》拼音版
江阁斜阴倒碧流,钓台崛立水云幽。图中物色今谁肖,帝侧星文不可求。往矣功名成邓寇,时哉心迹合巢由。南阳旧识狂奴态,底事犹持谏议留。
-
《谒严先生祠·其二》拼音版
寒冬雪积白云窝,高士祠前诵短歌。止水潜鳞嬉浪远,层崖逸翮宿烟多。真人位定通辰极,客宿光然亘曲阿。出处无心君自悟,南山有鸟北张罗。
-
《谒严先生祠》拼音版
远来物色知交态,老作渔夫亦帝仁。莫道孤高真绝世,平生朋友与君臣。
-
《先师友兰张先生祠堂落成其子公佩来告将别赋此祠在斜泾之阳超果寺之西南庑即旧之学舍今主僧道俊所作也》拼音版
萧寺同游五十年,京华一笑两茫然。流光如此可复几,朋辈到今谁更贤。旧业斋房闻再整,新祠蘋藻亦粗涓。临岐不尽追攀意,总在斜湾落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