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先生祠堂记
〔宋〕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处处将严光与光武帝并列,写光武帝“以礼下之”,礼贤下士,实际上写出了严光鄙视显贵,为人高洁的气节。文章隐隐地批评了当时社会钻营官场、追求名利,贪污腐化的恶习;赞颂了严光不图名利,视官爵如泥土的高尚品德;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优良作风。文章结构精巧,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相得益彰。
- 作品出处范文正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严先生祠堂记》写于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史载他每次外贬,同僚都要为他饯行,第一次称他“此行极光”,第二次称他“此行愈光”,第三次称他“此行尤光”。可见他的被贬,实际上恰好是他心忧天下的写照。睦州人杰地灵,既有新安江这样的奇美山水,又有严子陵这样的高义之士,身为知州的范仲淹由严子陵而联想到自己,由汉光武而联想到当世之时弊,于是当他“来守是邦”,即着手“构堂而奠”,写下这篇文章,表达他对于严先生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于盛世的向往之心。
相关诗词
-
沁园春·括范文正严先生祠堂记
...故人光武,以道相忘。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爱此地山高水更长。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无古今,想...
-
题严先生祠堂
遵此巢由志,谁希公相权。人瞻祠树古,天作钓坛圆。高节千秋外,遗踪一水边。孤风敦薄俗,岂是爱林泉。
-
重过严先生祠堂
寒泷依旧送归舻,黄叶萧萧木又枯。千古州为高士有,重来山识故人无。客星自在云台没,渔火虽多钓石孤。祠畔烟萝闻我语,一竿从此老江湖。
-
题严先生祠堂·其一
暂过桐江问钓矶,那知烟水有蓑衣。先生原不垂纶隐,休把羊裘论是非。
-
过严先生祠堂
故人不是汤文辈,此老徒追伊吕风。桐水有情群野鹤,谏垣无意补山龙。云台芜没空名汉,钓石峥嵘尚属公。我过祠前三稽颡,千年香火俨遗容。
-
晓发桐庐县望严先生祠堂
塘汛闻鸡促晓行,一江风雨片帆轻。先生莫笑匆匆色,不是区区为显荣。
-
过严先生祠堂
归去桐江觅钓舟,百年经济亚伊周。故人脱解如汤武,谁谓先生不肯留。
-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
二蛇志不同,相得榛莽里。
-
严先生祠
大泽高踪不可寻,古碑祠木自阴阴。
-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