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林寺序
〔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臯、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晩,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大林寺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序。文章的重点是描写那里不同于山下的季节气候和幽美的景色,发抒了自己的感慨。全文文笔简洁,格调清新,并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韵味隽永。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815)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时,因直言滦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时四十四岁。司马本为州郡刺史下的武职佐吏,但到白居易时代,已经成了被贬京官的名义职位,没有实权。既然没有实权,无实际公事可办,他就在闲暇中漫游风景名胜之地庐山,还写了好几篇纪游的诗文。这篇小品文,是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偕同庐山隐士元集虚等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写的。
相关诗词
-
游大智寺
...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摩挲宋公诗,句法叹高妙。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遗调。归途缭长堤,掠面霜气峭。佳游不可忘,落笔君勿诮。
-
大林寺
大林何代寺,花木尚馀芬。僧老艺松竹,鹤闲眠洞云。石苔微雨滑,泉涧细流分。天外猿声断,寂寥几客闻。
-
游凤林寺西岭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
游少林寺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
治平乙巳暮春十四日同宋复古游山巅至大林寺
三月山方暖,林花互照明。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
游西林寺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野寺寻花春已迟,背岩唯有两三枝。明朝携酒犹堪赏,为报春风且莫吹。
-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春游二林寺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
-
大林寺上人茅斋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土。阴阴日光淡,漠漠风气古。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