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咏白海棠》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交待了海棠花生长的环境;颔联写海棠花的白与洁;颈联继续写白海棠的高洁白净;尾联写相思之情,与首句遥相呼应。林黛玉借咏颂白海棠,写出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的心声。全诗采用了比喻、象征、拟人、设问、神话传说和直抒胸臆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风流别致。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咏白海棠》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是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由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四首作品,其中这首诗是由林黛玉所作。海棠诗会这一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
相关诗词
-
《画屏秋色·悼白海棠》拼音版
绿纱窗侧。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露湿粉光欲滴。好从他雅淡。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堪惜。西风狼藉。向苔阶藓砌堆积。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休道易飘零,如伊皎洁,离尘离垢,深人思忆。
-
《小楼连苑·白海棠》拼音版
倩魂飞向人间,满身都带蓬莱雪。瑶台半倚,花瓷小种,洗妆无力。西府藏娇,东皇试剪,妒他颜色。想缟衣妃子,茜裙犹在,压损了,留仙褶。吹瘦东风凉白。一枝枝、是侬愁魄。柔香腻粉,三分成梦,七分成月。却厌人家,几枝红烛,照侬今夕。问沉香昨夜,可能同梦,梅花消息。
-
《白海棠予素未之见甲寅八月寓金陵入高座寺一见之复从徐公辅江城阁一见偶作是诗·其一》拼音版
月魂波影共微茫,冷澹迎秋意倍凉。烟水已空金谷圃,冰霜独重白云乡。笛中梅瓣原无色,世上胭脂岂耐芳。罗绮红楼千种态,一回梦破歇诸狂。
-
《咏秋海棠》拼音版
道院舒迟见海棠,错教坡老恨无香。娉婷独立西风里,绝胜杨妃试晚妆。
-
《玉烛新·白海棠》拼音版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拼音版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
《题画海棠双白头为王大参旸德七十寿》拼音版
召伯蔽芾余甘棠,咏歌千载流芬芳。今之王翁古召伯,三吴有棠仅十霜,其荫已足笼丘冈。
-
《水龙吟·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拼音版
海棠本是神仙,春风金屋藏佳丽。何来异种,墙根砌畔,雨中烟里。瘦影堪怜,脂痕尽涤,自然娇媚。想当年思妇,抛残玉箸,原不是、灵芸...
-
《英韶在前徒矜下里之曲风雅未丧岂系击辕之音不图缀绮靡之乱抑将导敦厚之旨耳海棠虽盛于蜀人不甚贵因暇偶成五言百韵律诗一章四韵诗》拼音版
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万株佳丽国,二月艳阳天。丛萼匀如布,修蕤巧似编。彤云轻点缀,赤玉碎雕镌。瑟瑟光输莹,猩猩血借鲜。浅深相向背,疏密...
-
《海棠》拼音版
海棠栽植遍尘寰,未必成都欲咏难。山木瓜开千颗颗,水林檎发一攒攒。初疑红豆争头缀,忽觉燕脂众手丸。西蜀僧家根拨小,南荆官舍树支宽。高穿群木无因蔽,平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