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
残雪庭阴,轻寒(3)帘影,霏霏(4)玉管春葭(5)。小帖金泥(6),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7)、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8)。
庭院背阴处尚有残雪堆积,透过帘幕,也还能感到轻寒。玉管中葭灰飞扬,不知不觉已到了立春时节。门前虽然已经有金泥帖,却不知道春光到来了谁家的亭阁?我对你相思若渴,梦中迷离隐约相见,无奈终究被天水阴遮。待梦境醒来时,更加凄然伤心,只见满树幽香,地上都是疏影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1)古道,归雁平沙。怎得(2)银笺(3),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4)、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5)。
江南离别自然充满愁苦,何况在古道上策马。都在羁旅天涯,只见飞雁归落平沙。如何能在信笺之上,诉说自己空度年华。如今处处长满芳草,纵然登上高楼眺望,也只能见萋萋芳草遍布天涯。更何况,人生还能经受几度春风,几番飞红落花。
小提示: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词作。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王沂孙此词,从周密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在怀友伤时的离愁中融入亡国流离的沉痛。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飘流在外,故此词情真意切,深婉沉郁,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 作品出处碧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高阳台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周草窗即周密,和王沂孙是经常词赋相和的朋友。他们常常在越地游山玩水。互相赋和。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孙,王沂孙也赋词相和。后周密作有《高阳台》给很多词友,王沂孙也作了《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这首词对答。
相关诗词
-
雨中江馆偶成寄山中诸友
雨声窗外曙,独客梦魂惊。阳月看仍尽,春衣缝未成。空将倦游意,并付忆归情。寄语山中侣,松间有旧盟。
-
寄城中诸友
淹留古寺爽归期,延伫江干寄所思。野鹤高飞浑不住,沙鸥閒立静偏宜。城中明月遥相见,海上孤云去独迟。有约不来君莫讶,此心无异住山时。
-
高阳台·蕉雨敲窗
蕉雨敲窗,荷风展幕,垂帘又是黄昏。枨触年来,又是飘零湖海,吟身琼宫。同集神仙侣,涤尘襟、跌宕琴樽。恁东君千叠,慈云不护灵根。何堪...
-
高阳台·其二·唐花,用中仙韵
矮树烘云,翘枝浥露,便宜六琯吹葭。春意盈盈,重来不到田家。油窗安向南荣好,浅薰炉、锦幔低遮。衬银幡、帘影参差,烛影横斜。龙泉古盎中庭静,有旁嵌白石,细碾圆沙。竞说长春,拼成一段芳华。繁英斗艳幽香浅,问东君、可遍天涯。只连昌、无数雕栏,无数名花。
-
怀昭樵屋并越中诸友
又见春风湖上花,故人南北已无多。谁能记得同游处,不奈萋萋绿草何。
-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不待屏。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开樽共有酌,当月免对影。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诠评寖及诗,语我挈裘领。云何方浩浩,遽尔中耿耿。归理武夷棹,梦寐江南景。吾曹贵晚节,莫辞霜露冷。世事如予何,遗编且重整。
-
中秋赏月寄京中诸友·其二
飘飘微雨洒轻尘,淡淡凉风扫暮云。天上月轮看处满,人间秋色坐来分。金蟆落影高低见,丹桂飘香远近闻。玉宇琼楼悬望切,此心元自不忘君。
-
雪中喜子乔书来,并《南行诗卷》,寄城中诸友
岁暮寒方盛,暝阴晓不开。愁中看雪下,岭外有书来。乍睹平安字,频教引满杯。新诗更封裹,明日寄城隈。
-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
寄吴中诸友六首·其三·汤师言
卓行拘常调,微官更数移。君怀同弃屣,吾道叹如丝。濩落才高世,飞腾命与时。晚成梁栋器,剩破十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