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赠防江卒六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这六首诗约作于宋金嘉定和议签订前后。组诗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戍边士卒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以及他们在声声慨叹中衰老的悲剧心理,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将帅的昏庸无能,对戍边士卒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全诗写得深沉激壮,发人深省。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六首,当作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宋金嘉定和议前后。南宋与金,以淮水为界,因此江淮之间实为抵御金兵的前线,保卫京城的屏障。从嘉泰四年(1204)宋韩侂胄定议伐金,一直到嘉定十七年(1224)宋金议和,这二十年中,双方经常发生战争,互有胜负。韩侂胄在军事条件准备得很不充分的情况下,举兵北伐以致被金兵反扑过来,直到江边。诗人刘克庄激于爱国热情,对边境情况以及国家在军事方面存在的危机非常担心,《赠防江卒六首》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诗中“居深禁”的“明时颇牧”,可能就是指的这位权臣。
刘克庄写这组诗的目的恐怕正如杜甫《诸将》中所说的“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因此题曰“赠防江卒”,实是赠守边将,希望他们幡然悔悟,加强边防,抗击敌人,做一个周瑜谢安式的将领,打一场赤壁、淝水之战似的胜仗。
相关诗词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六》拼音版
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秋月有亏盈,吾心无损益。人人只知登楼赏玩向天边觅,殊不知自己衣单下有个光明藏子十分圆满十分皎洁。信得及,见得彻。非惟一夕欢,千古可怡悦。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五》拼音版
仲春渐暖,是处花开。夭桃烘日晕生脸,红杏吟风笑满腮。是今弥勒,是古如来,一一分身不用猜。有人一见便见,敢保老兄未彻。即色即声求不可,离声离色觅犹乖。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四》拼音版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物不迁,还知否。不是佛,亦非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赠许天爵二首·其一》拼音版
十年不见许眉州,京国相逢感旧游。奏最喜承天子问,论心重上叔宽楼。曾闻父老甘棠咏,好是龚黄旧日流。欲比吾兄冰蘖操,蛾眉山月一轮秋。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三》拼音版
薰风南来,凉生殿阁。诸佛出身处,昭昭在心目。当机觌面回避无门,只要诸人披襟领略。其或未然,开眼也著,合眼也著。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四》拼音版
辛未元正有则语,大地无人知落处。屋角山禽破晓啼,为人一一从头举。岁旦无风,甲子不雨。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拼音版
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三句尽在此。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众眼难瞒,分明举似。
-
《失鹤六首·其一》拼音版
只在秋江上,孤音何处闻。梦回千里月,愁入万山云。欲赋招难返,长怜思不群。此时还忆汝,书寄武夷君。
-
《又六首·其一·国子生臣孙育》拼音版
神武威南服,龙舟驾巨涛。廑兵宣略远,定乱禹功高。日彩浮黄钺,云光动赭袍。老臣三稽首,复恐圣躬劳。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三五》拼音版
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松江松惨然,花屿花流涕。惟有长空孤月圆,东西分照两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