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孙正之序》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于庆历二年(104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将君子与众人,圣人之道与时俗好恶对照来写,并列举孟轲、韩愈的事例,引用越人望燕的比喻,联系正之的立身行事,由面到点,步步深入地进行论析。作者将褒贬的对象,抒发的感情,阐明的道理,都表达得鞭辟入里,引人入胜。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送孙正之序》作于庆历二年(1042年),时作者初登仕途,在扬州任签书准南节度判官。作者在扬州认识孙侔并成为好友,时孙正之随母兄赴温,作者于是写下这篇赠别文。
相关诗词
-
《送孙四之金陵》拼音版
一时词客叹飘蓬,无数离尊半日同。买笑好留钱子母,防身须仗剑雌雄。鹿麋夜走三吴苑,狐兔秋悲六代宫。建业城边堪饮水,孙郎名自起江东。
-
《送孙行之出守衡阳》拼音版
日日江头送客行,况闻君去作专城。心存臣子无中外,士系朝廷有重轻。谏疏满怀催上道,中原万事想关情。戎葵到底还倾日,侧耳衡阳来雁声。
-
《邂逅南昌簿孙正之剧谈别后聊以记所期者》拼音版
...江西。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吾生亦太晚,流风殆谁归。龙泉剑之精,夜气贯斗箕。今其为三孙,锋芒不能辉。大孙学如针,钻到罅隙微。小孙笔如雷,挟雨驱虹蜺。弟兄时辈中,群雄望风雌。我新幸且识,其仲字正之。才调骥历块,襟怀鸥忘机。每见必樽酒,谩延率移时。剧醉尚...
-
《孙子兵法·火攻篇》拼音版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
-
《孙子兵法·用间篇》拼音版
...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
-
《孙子兵法·地形篇》拼音版
...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
-
《孙子兵法·行军篇》拼音版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
-
《孙子兵法·九变篇》拼音版
...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而用之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
-
《孙子兵法·军争篇》拼音版
...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
-
《孙子兵法·虚实篇》拼音版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