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相关诗词
-
《访倪道士不遇因寄以诗》拼音版
芒鞋竹杖皂纶巾,来觅烟霞洞里人。何处去寻骑鹤侣,山阴负此好鹅宾。风飘桂子香逾远,雨洗苔花色转新。为寄短歌申后约,不妨多酿瓮头春。
-
《访罗浮道士不遇》拼音版
石床丹灶紫烟消,万玉峰头是铁桥。开遍碧桃人不见,隔林时有彩霞飘。
-
《春山程鍊师山房·其一》拼音版
春山道士不饮酒,颜如丹渥气如虹。不是出山归较晚,贪看明月过桥东。
-
《春山程鍊师山房·其二》拼音版
春山道士不辟谷,自斸芝田种白云。昨夜石坛明月冷,一声长笛半空闻。
-
《登阆风阁访蒋偕公道士不值》拼音版
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
《寻郭道士不遇》拼音版
问师云已出,杖履水东湾。世上方多事,山中亦小闲。竹光新雨后,禽语夕阳间。自出云关去,钟声送我还。
-
《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其二》拼音版
不见芝岩驾鹤翁,抱琴归去悄无踪。黄花似有东篱旧,山后山前取次逢。
-
《湘潭道中赠丁碧眼相士·其一》拼音版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
《访余隐居久候不遇》拼音版
觅胜来幽境,兼之访所思。到门寒绿绕,隔岸落花迟。浅草归村路,斜阳罢钓时。徘徊原野上,芳躅暮何之。
-
《凤山逸士周遇仙谣》拼音版
信云步谒洞霄宫,饭罢从游西复东。唇笛啸时吹白日,诗肠开处嚼清风。兀兀腾腾心了足,湾湾屈屈水攲曲。玲珑绿影万株松,潇洒清空二亩竹。天风吹泉飞雪花,溪石漱玉磨银牙。白云破碎漏天碧,青霭牵连遮日华。玉溜几声鸣绿荠,金藤千尺走青蛇。羊肠蟠路上天去,鹿角枯槎连日坠。一双素足已升腾,万顷红霞留不住。擘破青空见太清,飞连宝殿非凡成。水晶楼阁奏金韵,翡翠帘栊振佩声。白雪翩翻霜鹤舞,綵云缥缈花鸾鸣。中有真人鼎玉立,晴光闪电琼波溢。笑整霓裳曳绛霞,红云影里轻相挹。琳琅清彻语希夷,嚼玉吐琼声不移。素手擘开碧玉匣,青空飞出丹虹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