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居住在宣城郡(治今安徽省宣城市),曾拜访当时的秋浦(在今安徽省池州市)县令崔钦,《赠崔秋浦三首》此诗即作于此时。李白曾多次游秋浦,留下了多首诗。李白自天宝三载(744年)放逐还山之后,曾漫游梁宋、齐鲁,北去幽燕,南归宣城。以宣城为中心,往来于江左一带。身虽徜徉山水,借山水以舒忧,但心仍在魏阙,由刚出长安时的激烈义愤,嫉恶权贵,抨击佞臣,自信会东山再起;又由于北游燕赵,目睹安禄山图谋叛乱的景象,遂转而为国为民的深沉忧患。曾经发出“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的警告,为“自顾无所用”,而“泪满逐臣衣。”诗人诗笔直刺统治集团的邪恶行为,如“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害贤妒能;诛杀异己,独擅朝政,穷兵黩武,荒淫腐化等;诗人热情歌颂祖国山水名胜,人间美好的道德情操;也借歌颂地方贤能官吏,表现对百姓疾苦生活的关心,畅抒自己的政治理想。此篇就属于这一类诗。
相关诗词
-
《秋暑三首·其二》拼音版
汗如雨点涌人肤,一一须根一一珠。不道去年秋不热,今年秋热去年无。
-
《秋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尝陪大幕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
《赠蓝琴士三首·其二》拼音版
逍遥阁下暮烟生,相对无言坐复行。弹尽胡笳十八拍,床头剑吼月三更。
-
《赠方太初三首·其二》拼音版
秋崖仙去久,犹有竹溪君。合草金銮诏,频惊铁马群。川遥鱼素断,风急雁行分。贺忽翻为吊,伤心寄些文。
-
《东陂秋汎三首·其二》拼音版
水寺通人少,松亭隔芰荷。问僧舟暂舣,登岸酒同过。草木秋风入,湖山晚色和。返桡须痛饮,前路满渔歌。
-
《赠施司封三首·其二》拼音版
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
-
《秋晚三首 其二》拼音版
碧云红树晚相间,伫立不堪游子情。划破秋空一行雁,断肠南去两三声。
-
《南浦三首·其二》拼音版
雪霰冷芸斋,正悠扬半空,浑似飞絮。卯酒注盈觞,浇不了、堆肠万千离绪。黯然魂断,未分早作临分语。不知解缆张帆日,怎忍听歌南浦。回思二载书窗,共展卷烧灯,吟风坐雨。臭味已如兰,交情重、更指青松相许。王程渐迫,姓名悔入招贤谱。异时纵有鹓鸾伴,谁是今时俦侣。
-
《赠嵇康诗三首·其二》拼音版
风人重离别,行道犹迟迟。宋玉哀登山,临水送将归。伊此往昔事,言之以增悲。叹我与嵇生,倏忽将永离。俯察渊鱼游,仰观双鸟飞。厉翼太清中,徘徊于丹池。钦哉得其所,令我心独违。言别在斯须,惄焉如朝饥。
-
《秋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不尽萧条意,登临怀抱开。鸟从空翠落,人负夕阳来。流水去何急,孤云招未回。秋心虽易感,秋气亦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