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秋浦三首·其二
〔唐〕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1)。
崔县令学陶靖节,白天在北窗下睡眠。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1)。
有时抱琴弹于月下,取其意趣任它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见了客人来就倒酒,做官不贪爱钱。
东皋(1)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东边田地多种黍,劝你尽早去耕田。
小提示: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居住在宣城郡(治今安徽省宣城市),曾拜访当时的秋浦(在今安徽省池州市)县令崔钦,《赠崔秋浦三首》此诗即作于此时。李白曾多次游秋浦,留下了多首诗。李白自天宝三载(744年)放逐还山之后,曾漫游梁宋、齐鲁,北去幽燕,南归宣城。以宣城为中心,往来于江左一带。身虽徜徉山水,借山水以舒忧,但心仍在魏阙,由刚出长安时的激烈义愤,嫉恶权贵,抨击佞臣,自信会东山再起;又由于北游燕赵,目睹安禄山图谋叛乱的景象,遂转而为国为民的深沉忧患。曾经发出“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的警告,为“自顾无所用”,而“泪满逐臣衣。”诗人诗笔直刺统治集团的邪恶行为,如“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害贤妒能;诛杀异己,独擅朝政,穷兵黩武,荒淫腐化等;诗人热情歌颂祖国山水名胜,人间美好的道德情操;也借歌颂地方贤能官吏,表现对百姓疾苦生活的关心,畅抒自己的政治理想。此篇就属于这一类诗。
相关诗词
-
燕山秋望三首·其二
辽海东空鹤不归,平芜遥际极凉霏。寒天霜静雕鹰没,沙苑秋高牧马肥。落日美人歌玉帐,西风猎骑拥金羁。豪猪猛起当前立,曾冒鸣弓脱晓围。
-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其二
凉凉秋夜深,白露沾重衣。志士不在饱,讵复怀馑饥。啼蛄怨衰丛,焕景凄已微。屈父从遗则,宋玉有馀悲。驯致谅以道,尔亦安尔为。
-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其二
短笛寒砧近报秋,兴来频倚夕阳楼。霜林落叶雨声急,石洞出云山气幽。怀土仲宣多感慨,思莼张翰最风流。侬家亦有耕渔乐,紫蟹肥时酒正篘。
-
赠严殿生三首·其二
龙王高阁胜蓬莱,秋水寻源擘石开。莫饮上池寒彻骨,空教人望太仓来。
-
和李达之庚寅秋雨三首·其二
客舍无晴阴,日赴折简唤。家居跬步隔,心念旌旗乱。釜空雨生鱼,遽敢议薪爨。衾裯我自抱,更为子三叹。
-
赠柳秀才三首·其二
奔走文场十载劳,归来三径满蓬蒿。麟穷西狩人谁念,龙卧南阳节自高。贫里田园居四壁,吟中风月笔千毫。早知今日诗书误,悔不当初学六韬。
-
秋雨三首·其二
男儿不学资身策,有家不居远为客。年过三十尚尘土,屡揖庸儿愧腰膝。堂堂白日閒里过,可怜少年难再得。呜呼此道亦未丧,且复临风默惆怅。
-
次韵知县兄秋怀三首·其二
秋花秋水两相宜,白发于秋更有期。三十年来无世味,清修除是老僧知。
-
秋兴三首·其二
摇落年光急暮笳,得开怀处是还家。新凉门巷堪罗雀,旧业园田学种瓜。南浦风波看白鸟,东篱消息探黄花。疏慵莫道浑无事,袖手犹能领物华。
-
秋怀三首·其二
秋风西北起,浮云终日低。悲哉金天气,万物惨以凄。独客对湘峡,中夜闻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