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1)我先行。
门外漫山白雪银光照眼,马儿惊异忽然间换了世界,我连忙乘兴踏雪去游乾明寺,将木屐的齿痕一一印上石阶。
风花(1)误入长春苑(2),云月长临不夜城(3)。
隆冬之季东风误吹,寺庙如长春苑梨花开遍,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使这不夜城光明总似白天。
未许牛羊伤至洁(1),且看鸦鹊弄新晴(2)。
不能容许牛羊来践踏至洁的银雪,却喜欢喳喳欢鸣弄晴的鸦雀。
更须携被留僧榻(1),待听催檐泻竹声。
我还要携着被褥在僧床留宿,好倾听融雪时摧檐泻竹的音乐。
小提示: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篇写作者雪后游乾明寺并在寺中留宿的情景。首联写雪后山光耀眼的奇异感受和诗人至乾明寺赏雪的快意。颔联绘寺中雪景,表示对寺院有此美景的惊叹和爱赏。颈联表白诗人对至洁的白雪的呵护,以及雪后初晴,鸟雀欢鸣充满生机的景象带给诗人的喜悦心情。尾联写作者留连不返,寄宿僧榻,且待卧听融雪之声的情景。全诗辞情明快,反映了虽在贬斥之中、处境艰危,但诗人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趣依然并不消减的乐观态度。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81年11月
创作背景
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冬,黄州大雪。苏轼在《书雪》中说:“今年黄州,大雪盈尺。吾方种麦东坡,得此固我所喜。但舍外无薪米者,亦为之耿耿不寐,悲夫!”苏轼写了好几篇咏雪的诗词,诗如《次韵陈四雪中赏梅》,词如《满江红·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该篇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雪后杨礼部邀宴用谢宣城韵分得浊字
季冬雪始降,佳气通岁朔。
-
雪后早朝
月满长安雪未消,分明银海泻秋涛。光迷万里璚珂乱,势压双龙玉阙高。曙色渐分鳷鹊观,凝寒犹在鹔鹴袍。负薪亦有号饥者,愿得君王发汉廒。
-
雪后
寒日晶晶晓溜声,中庭快雪一宵晴。墙西老树太骨立,窗里幽人殊眼明。想见渔蓑无限好,怪来诗思不胜清。江南残腊相将尽,会看门前春水生。
-
雪后登秘阁
消尽层阴上尽梯,雪馀宫瓦弄晴晖。碧檐交照虬争耸,朱阙相联凤欲飞。日向金沟春溜动,风来珠树晓寒微。帝家池籞饶芳物,白鸟翩翩接翼归。
-
大雪后偕苍虬入灵隐寺同赋
灵山一夜雪,万象立于定。入门玉交柯,负重松逾静。冻溜不挂檐,万瓦皆明镜。石佛垂白眉,披烟露寒陉。滉淆洞牖开,幽极得鸟敬。掩关千层云,破寂一声磬。上接惟鸿濛,俯瞰穷究竟。见净不见土,所见非佛...
-
题净明寺
幽幽古寺中,石径受苔封。白日无一事,青山只四峰。野蔬为佛供,涧水替人舂。僧因煎新茗,林间拾坠松。
-
陈都督者其尊人忠悯公死绥辽阳殊烈令弟朱明与遂球乡举同年比于留都相见甚欢爰赠以诗三首·其三
王气秦淮古,留都汉殿新。衣冠严宿卫,金甲俨星巡。明月吞鱼钥,长江踞虎臣。高皇陵寝在,符节尔殊亲。
-
夜过王予安寺楼令子茂远从山阴至率赠
黄绢新题处处传,红绫一幅夺时贤。桂枝总羡趋庭日,芍药谁如作赋年。捧杖正怀湖上寺,开樽俄到雪中船。灯前起舞拚沉醉,老我风尘待著鞭。
-
雪后望西山
燕城西望尽峰峦,雪后山容更改观。玉树高擎破空碧,晶屏遥列逼人寒。光迎晓日浮岚湿,色混晴云擘絮残。此境虽非真面目,也能爽气豁眉端。
-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其一】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其二】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