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1),万水千山只等闲(2)。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1)逶迤(2)腾细浪(3),乌蒙(4)磅礴走泥丸(5)。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1)水拍云崖暖(2),大渡桥(3)横铁索(4)寒(5)。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1)千里雪,三军(2)过后尽开颜(3)。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小提示:毛泽东《七律·长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935年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相关诗词
-
东宫寿诗·七律·其二
并世勋华照古今,朱明彩服侍尊临。邦家大庆重亲养,社稷元良万国心。菊露壶觞秋色正,桂风殿阁月香深。欲知天序无疆处,铜律声中治世音。
-
次韵郑省仓·七律·其一
月满长汀晚沐新,一凉犹下耐冠巾。江连碧树自今古,我与青山迭主宾。乞巧未能从帝子,坐愚宁免辱溪神。向来鸥鸟间何阔,莫是炎凉不我亲。
-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其四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何曾画麟阁,祗是老辕门。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不如来饮酒,合眼醉昏昏。
-
己未五月抵舍甫浃旬而北辕又发矣浪迹萍踪可胜惆怅因成一律以志感尤以道区区将母之私云
越年初返辔,十日又长征。聚散悲尘世,浮沉叹此生。塞云萦子舍,官柳促王程。为语闺中妇,怜予菽水情。
-
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
...几年军须俗枯槁,老幼不足蒿与藜。薄田今亦夏秋稔,窦窖饱满鸡猪肥。公之去思甚明白,众口已写德政辞。镌镵不要路傍石,人心自是长安碑。今年夷马饮泸水,苴土新佩黄金龟。相如才高去谕蜀,弩矢故事重光辉。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叹廉公迟。傅岩今属九折外,帝...
-
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姝回文七律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怨赋歌诗。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流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
秦长城
驱车出长城,饮马长城窟。朔云黄浩浩,万里见秋鹘。白骨渺何处,腥风卷寒沙。蒙恬剑下血,化作川上花。祖龙一何愚,社稷付征杵。长城土未乾,秦宫已焦土。千载不可问,似闻鬼夜哭。矫首武陵原,红霞满川谷。
-
太平时·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泪痕潸。秦时明月汉时关。倚楼看。但使龙城飞将在,角弓弯。不教胡马度阴山。此时难。
-
齐天乐七首·其三
黄昏不怕愁难到。江湖可怜人老。雁背霜红,蛩边月白,有梦还乡应好。分携草草。记絮语商量,甚时归棹。明日长征,西风料峭破茸帽。消磨客中未尽,灯前频看剑,十载英抱。四海谁怜,千秋怅望,冷落人间休笑。相思又早。想纸阁轻寒,玉梅开了。...
-
樊樊山先生赐题双修阁近作诗片七律一首谨次元韵赋谢·其三
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閒游古寺温诗梦,留得枯荷叶半存。